(上接A1版)

当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如火如荼之时,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也开始渐入佳境。目前,以港中旅、山东志高、上海文广等为代表的实力企业相继落户,迎来了试验区成立以来的投资高潮,一个颇具潜力的文化旅游精品区呼之欲出。

魅力:不期而至的荣誉

11月1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铁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从2008年11月到今年11月,两年时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中国宜居城市、中国休闲城市等与“中国”二字紧密相连的荣誉接踵而至。令王铁感到惊讶的是,在消息公布之前,他竟然对此毫不知情。

“信阳获得这些殊荣,可以说是在意料之外,也可以说在情理之中。”他说。

“意料之外”,是因为这些荣誉的评选来自非营利的民间组织,评选过程不收费,不打招呼。“情理之中”,是因为信阳市“十一五”以来的跨越发展以及城市建设发生的巨大变化确实引人注目。

为优化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品位,2007年,信阳市明确提出,在3年内开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生态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的联合创建工作,“六城联创”由此在全市全面展开。

市长郭瑞民介绍,为综合整治市内老街,39位市级领导分别担任42条主次干道的“路长”;为治理农贸市场,市领导担任24座农贸市场的“场长”;为创建游园,市级领导再次担任“园长”,分包15座游园和22个街头广场、绿地建设。

最近几年,信阳市中心城区先后共投入60多亿元,新修、改造道路81条,新建、完善市民广场8个,街头游园、绿地110多处。所有旱厕被拆除了,水冲公厕、星级公厕取而代之;“购物步行一条街”、“霓虹灯一条街”、“特色餐饮一条街”五彩缤纷;建成区新增绿化面积1000公顷。浉河两岸38公里沿河大道分外靓丽。浉河,宛如一条彩带在城市间飘动。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张春香说,六城联创,使昔日众多破旧、狭窄的小胡同,变成一条条笔直、宽阔的主干道;昔日房屋矮小、阴暗潮湿的居民区,如今变成了高楼林立的现代居住新区;羊山新区拔地而起,工业城塔吊林立,整座城市既有青山绿水的生态底蕴,又有现代气息的都市风韵。

信阳变了!今年79岁的尹志杰老人告诉记者,在信阳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伴几天不出门,回来竟认不得路了。退休老干部施华忠感慨地说:“今年我86岁了,看到咱信阳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此生无憾。”

潜力:区域经济的增长板块

11月12日,广州亚运会聚集了亚洲乃至世界的目光。当整个亚细亚在为这场激情盛会狂欢时,方浩实业总经理陈延新心潮起伏。亚运会开幕之前,他公司提供的产品,已将广州16条主要街道两旁的建筑外观整饰得焕然一新。

这家企业,位于信阳市上天梯非金属矿管理区。这里有世界上保有量最大的珍珠岩、沸石、瓷石等非金属矿藏,“十二五”期间,这里有望成为“中国绿色建材谷”。

距此不远的信阳工业城,同样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今年全省大招商活动开展以来,工业城共签订各类项目65个,总投资200多亿元。截至目前,入驻企业达217家,总投资近400亿元。

“十一五”期间,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信阳市对“十二五”有了更高的期待。 “十二五”期间,信阳有信心成为中原经济区的一个区域增长极、一个战略支撑点、一个改革试验区。

信阳市发改委提供的一组数字表明,“十一五”期间,信阳市的经济实力已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为“十二五”的强力赶超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末,信阳市的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将突破1000亿元;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115亿斤,连续5年保持在百亿斤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元;全市银行存款超过1000亿元;出口创汇突破1亿美元。

“这些数字不大,但意义深远。”该市发改委主任熊开程表示。纵向比较,信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已呈现出快速崛起之势。去年,信阳工业用电量增速位居全省前列,赶超势头明显。

“‘十二五’期间,信阳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勇当先锋,敢打头阵,先行先试,强力赶超。”展望未来,王铁豪情满怀,“我们坚信,在大别山麓、淮河之滨,一个实力大增、活力迸发的新信阳,一定会呈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