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富

对于李大钊,过去知之甚少。在关于他的生平和事业的知识之外,作为一个读书人和后来作为一个记者,只记住他与笔者所从事职业有关的一句名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而今,生活在如此美好的时代,之所以想起了李大钊,乃是在观看央视近期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铁肩担道义》的过程中,油然而生发出来自灵魂深处的诸多感慨。

从一个孤儿到一个学识渊博的北大教授,从一个求知的读书人到一个道德完人,从一个懵懂少年到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直至以38岁的青春之躯殉道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其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无论何等艰难曲折、困顿凶险,李大钊从没放弃对道义、大爱、为民、真理、救国的探求,并时时刻刻表现出一个道德完人对于朋友、同志、家国和人民的无私奉献和正义担当,即使在成为一个共产党人、成为一个共产党的创始人、成为一个共产党的领袖之一时,他依然把自己视为一个教书育人的普通教授,一个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殉道者。

这部电视剧中有一个细节,讲的是李大钊作为北大和北京所有大学教职员工的“索薪”总代表,向军阀政府请愿而被打伤躺在医院的时候,也正是他作为中国共产党北方局代表,将赶赴上海参加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但是,为了达到“索薪”这一正义要求的实现,他毅然放弃了梦寐以求的参加会议的机会,也许还放弃了当选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者的机会,并且将家里仅剩的5块大洋拿出来交给张国焘作为会议经费。他把所有的机会都留给了他人,而自己却留给了危险乃至敌人的屠刀。这就是李大钊,一个在黑暗中寻求光明的勇士,一个苦着自己而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殉道者,一个真爱妻子、友爱朋友、仁爱人民、挚爱同志、钟爱信仰、憎恨邪恶与压迫的马克思主义者,而这种信念、节操和道义,一直保持到他拖着沉重的手铐脚镣慷慨就义……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乃至更早一些建立党小组,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之时算起,到今天新中国的幸福生活,其间经历了何其艰难曲折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是无数的李大钊们以牺牲自己和家庭的幸福以至生命换来的。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美满生活,每一个有幸的共产党人,是否还记得那血雨腥风里先辈们的道德风范与信仰节操?是否还记得先辈们在困窘生活中的廉洁与无私?是否还记得先辈们以血肉之躯换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的,记住这些共产党的先进性和道德精神的大有人在,我们完全可以列出一大批共产党人的楷模,比如雷锋、焦裕禄、沈浩……倘若李大钊在天有灵,看到这些与之比肩的共产党人,他会含笑的。

然而,创业难,守业更难,巩固基业难上加难。何以这么说,生活如此美好,但美好的生活中往往又充满了浪漫的诱惑、温柔的陷阱。正因为这样,太平盛世里,当我们面对“真诚”的欺骗、风骚的眉眼、糖衣的炮弹……常常会“好了疮疤忘了痛,”一不小心就会放松自我约束,稍不留意会毁掉终身积聚的荣誉,现实里也不乏这样的案例。基于此,为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安康、社会的和谐,我们应当常常想起李大钊,尤其是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