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息组宣)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近年来,息县积极探索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不拘一格吸引人才,全县人才引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畅通渠道,加大柔性引才的针对性。该县积极探索建立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合作的新机制,先后在武汉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院校聘请10多名柔性引才工作顾问,及时传递人才需求信息,协助搞好人才引进工作。在县内,通过党建网站、政府网及时向各乡镇和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发布高层次人才供求信息,各基层单位按季向组织人事部门上报人才需求信息,实现全县人才资源信息共享。
二是深化措施,加大柔性引才的灵活性。该县实行特邀聘才,聘请5名省内外专家担任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顾问,定期举办专家论坛,为全县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实行企业引才,每年组建企业引才团,赴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引才活动,先后聘请多名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为名誉工程师,帮助解决技术难题30多项,推动企业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采取兼职挂职、人才租赁、技术合作、项目开发等办法柔性引才。建立起流动人才数据库和流动人才专用档案室,为流动人才及时提供职称评审、工资定级、晋档和人才流动推荐工作等后续管理服务。
三是搭建平台,加大柔性引才的实效性。该县发展特色产业吸引人才,发挥农产品深加工、木材加工、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优势,引导企事业单位与国内10余家大型企业攀缘结亲,吸引技术专家30余名;通过引资企业吸引人才,把优惠政策打造成吸引力十足的“强磁场”,吸引各方能人志士到息县干事创业。目前,落户县工业集聚区规模以上企业36家,吸引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