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富
真是岁岁重阳岁不同,今又重阳话依旧。因为,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作为晚辈的我们,此时应当想起家里的老人和社会上的老人,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祝所有老人节日快乐。因为,只要快乐是他们的,我们晚辈也就快乐着。快乐是老人的哲学。
这不,佳节还没来到,市里已经很热闹。据《信阳日报》民生新闻报道,以多才多艺、健康快乐为主题的“十佳健康老人”评选活动已热热闹闹地谢幕。在比赛的选手中,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60岁;老人中有老领导、老军人、老教师,也有热爱劳动的农民和坚持锻炼的城市居民;参赛节目有大合唱、舞蹈、豫剧等……好一派夕阳无限好的美丽图景。难怪86岁高龄的周百钧老人非常高兴:“我很高兴,这也是党的政策好啊。”是的,党的政策好,人民生活好,与这些老人以前的日子相比,真可谓天壤之别。按理说,老人们是该高兴。看到节日里快乐的老人,笔者不由地感慨起来,并有话要说——老人的快乐,不应只属于节日,而应快乐地生活在每一天。
这让笔者想起前些时候央视播出的两个有关老人的故事。一个是居住在城市的教授,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孤独的老人只好以收留的流浪狗为朋友,他说与这些狗“情同手足,相依为命。”在他眼圈的泪花里,让人看到的是一种残缺的、畸形的快乐;另一个老人住在农村,膝下有四个子女,最后落得个无家可归、无人赡养……不知道在今年的重阳节日,他们是否能如“十佳健康老人”那样快乐?哪怕只有一天,或是一个小时,获得健康的、发自内心的快乐!
当然,社会发展到今天,各项养老制度也逐步在健全,吃饱穿暖,老有所养,对于每一个老人来说,早已不是问题,但是,老有所乐,幸福的、健康的天伦之乐,并非上述两个老人的独特案例。在我们的身边,在日常的生活中,孤独的、伤感的、发自内心企盼儿女关怀的老人,并不是个别现象。虽然现在经济发展了,儿女的生活富裕了,节假日旅游的人与日俱增了,但老人们的快乐却与这些美好的生活成反比。而这,应当是我们、尤其是作为儿女们必须深思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据我市权威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市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12.5万人,占我市总人口的13.89%,这个数字预计将以每年超过1%的速度增长。社会老龄化的加速,也在提醒着每一个青年人都将会亲身经历这样的过程: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我们;老人今天的烦忧,就是我们明天的写照。倘若我们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能给自己的老人营造一个幸福的生活环境,就会为下一代“树立”一个仿效的典型,就会为自己埋下一个“孤独老人”的种子,就会续演又一代老人物质充盈而精神烦闷的场景。而这,是我们和这个社会都不愿看到的。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行;笔者说,父母在,常回来。老人的哲学,不只是在身,在他们的衣食住行。而是在心,在老人们的精神需求;老人的哲学,不只是在老人们盼望社会的精神需求,更是在儿女们的亲身慰藉,在于儿女们是否想到并实实在在地做到对老人身心的关怀,让老人每一天都过着快乐的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