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成兆本
“试验区建设以来,我们依托试验区这块金字招牌,做活旅游经济和城乡一体化两篇大文章。以小角度切入了农村改革的最佳点,小舞台演绎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大精彩……”日前,鸡公山管理区李家寨镇党委书记廖祥宏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把兴奋点放在提高广大干群的认知度上
去年以来,该镇党政一班人深刻领会精神,认真解读政策,达成共识:“核心在旅游上!”必须加快推进景镇一体化,形成开放、有序、统一的旅游市场体系,构建景区一体化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的大跨越。在此共识下,他们学先进,找差距,坚定了广大干群参与改革的信心,明确了全镇改革的总方向——壮大旅游经济和加快构筑景区乡村一体化。
把切入点放在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
针对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该镇高标准建设16个村级卫生室。在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该镇开展了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发动和征收工作,目前全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已达到98%;作为向党的生日的最好献礼,自今年7月1日开始,该镇3441名老人已全部按月领取养老金。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水污染问题上,该镇实现镇、村三级联动,强力推进猪场排污治理工作,大力推广(粪便)干湿分离和生物养猪技术,目前治污效果和进度居同流域内乡镇之首。围绕景区乡村一体化这一目标,该镇深化六城联创,扎实开展各项创建工作。短短3年间,实现从市级卫生镇、市级文明镇到省级卫生镇的三大跨越。
把着力点放在优化资源配置上
该镇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实施景区乡村一体化进程。其突出特点为:
人口向城镇集聚。该镇放宽城镇落户条件,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创新,加快村级文化中心建设,吸引全镇3万农民向较大自然村为基础的镇村体系转移。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打造集政治、经济、文化、商贸、旅游、娱乐为一体的新店村旅游服务基地,以及鸡公山游客服务接待基地、李家寨镇生态度假旅游基地,呈现出“移新家、创新业”的集聚大潮。
资源向旅游集聚。以鸡公山主景镇为依托,该镇组建旅游合作社,引导林地资源向旅游产业集聚。目前,该镇组建土地合作社7个、旅游合作社14个。以14个合作社为平台,以桃花寨、灵山金顶、龙袍山、龙华寺等景点为骨架,以点串线,由线扩面,梯度推进,立体开发,107国道旅游产业集聚区和灵山、龙袍山、桃花寨、龙华寺等旅游产业圈已具雏形。
产业向特色集聚。通过板栗品种改良、茶产业的开发扶持,该镇先后建2个豆腐产业合作社、8个茶叶专业合作社,按照大户承包、合作社承包转租、合作社+林农或股份合作的模式,使零散的山林向优势产业集聚,为最终形成龙华寺万亩茶叶生态园、中茶湾亩古茶树观赏园、龙泉寺万亩板栗示范园打下了基础。
把支撑点放在更好更快地借力发展上
该镇以组建乡村旅游资源网为招商平台,辅以文化招商、亲情招商、组团招商等形式,形成社会投身改革的大潮。借助政策累计成功争取各类项目资金4亿元。在此基础上,该镇积极配合港中旅、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山下万国风情小镇等项目协议的签订及入驻。同时,这些项目也给李家寨镇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李家寨镇的发展已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令人振奋。廖祥宏说:“目前我们正紧紧围绕着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两个试验区建设来加力,以示范村建设为抓手,以完善各项政策机制为重点,以配合港中旅集团、鸡公山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山下万国风情小镇项目的建设及入驻为核心,进而实现李家寨镇旅游的跨越发展和景区乡村一体化这一改革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