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郭建伟
如何把茶产业做大做强,增加广大茶农的收入,是我省信阳市在坚持四个重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力求突破的一个重点,2009年12月27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到信阳调研时曾指出信阳要加大夏秋茶的采摘力度,尝试开发“信阳红”红茶。作为信阳毛尖主产区的浉河区先行先试,于2010年4月成功研制出了“信阳红”,结束了近百年来浉河区不生产红茶的历史,开启了浉河区茶产业的新纪元。
2010年3月22日,浉河区信阳红红茶研制开发基地在浉河港镇的白云村正式挂牌成立,作为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这是一次全新的开始。信阳市信阳红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亦生说:“4月份我们第一批茶叶做出来的时候,区里的茶办和我们公司研制人员一直泡在这边,呆了将近一个月,各个山头的茶叶全部集中到这里来做实验,到4月份第一批茶叶做出来的时候才放心地拿到北京去检测,检测后整个数据达到中国顶级红茶这个序列!”
浉河区成功研制开发的“信阳红”红茶以其独有的金毫显露,条索紧细,滋味甜醇回甘,汤色红浓明艳等特点,得到了省委书记卢展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和今年前来参加信阳第十八届国际茶文化节的与会茶叶专家的好评。红茶是发酵茶,其生产理念、工艺和流程与作为绿茶的信阳毛尖有着很大的区别。对于百多年来一直从事于绿茶信阳毛尖生产的浉河区来说这也是一次全新的考验和尝试。过去,信阳毛尖只在每年的春季谷雨前后的20天左右时间里开采生产。夏秋茶则因味道不如春茶而被茶农们遗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和群众的传统观念,浉河区迅速在广大茶农中开展了红茶种植、管理、鲜叶采摘、加工包装、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培训,积极开展茶园修建、茶园病虫害防治,逐户宣传,动员加大茶农鲜叶采摘力度,提高夏秋茶利用率,为信阳红茶规模化生产备足资源。由于领导重视,方法对路,短时间内使夏秋茶的采摘和生产呈现出红火的景象。
记者在信阳红茶业有限公司石畈镇生产基地门口看到,出售采摘青条鲜叶的茶农排起了长长队伍。石畈镇茶农姜玉秀告诉记者:“从春上到现在,他们一直在采,春上是做毛尖,现在采的是做红茶,一天能采七八斤,卖给公司1斤能买10来块钱。”
目前,浉河区重点引进的信阳市信阳红茶业有限公司石畈生产基地2000平方米的厂房和设备都已建设安装完毕,年生产40万斤“信阳红”的生产线已经开工。截至8月31日,该区红茶企业已累计生产合格信阳红茶近10万斤,直接为周边茶农亩均增加收益上千元。
近年来,浉河区以打造特色农业名区为目标,大力发展茶产业,全区茶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全区茶园面积已发展到40万亩,成为全国第二大种茶县区,年产干茶1.5万吨,综合产值上升到23亿元。浉河区委书记霍勇说:“浉河区目前正在积极落实《浉河区关于实施茶产业5316振兴工程的意见》,抓紧制订‘信阳红’加工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加强原产地标记保护,制订各种优惠政策,引导茶农熟练掌握红茶加工技术,使茶叶亩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1/3以上,持续增加茶农的收益。力争用3年至5年的时间,创制国家级优质信阳红茶,积极引导红茶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鼓励企业在全国各地建立信阳红茶销售网络,开拓红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