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夏宗明 冯德平)在试验区建设中,新县千斤乡发挥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发展思路,以林致富,有力助推了试验区建设。

政策保障。该乡用活用足林业发展有关政策,对低质低效林实施改造,截至目前,共改良板栗园1.5万亩,改造油茶园5000亩,改造发展速生杉树和杨树林6000亩;先后引进豫洛红银杏1号、新西兰红梨等新品种10多个,全乡经济林效益较5年前提高近20%。

科技护航。该乡长期聘请县科技局、县林业局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土科技人员、种植大户进行指导培训,并建立科技人员、种植大户信息库,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定期召开林业科技推广座谈会,宣传林业科普知识,指导林农开展新品种嫁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依托县森林病虫监测点,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水平。

典型带动。该乡大力推广林木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套种间作技术,提高林业综合效益,鼓励、引导种植大户以林场为基地,发展立体循环种养业。该乡杨高山村村民杨国政承包380多亩荒山发展无性系茶园,在茶园套种油桐,在山间建厂房,在山下挖鱼塘养鱼,走出了一条林业立体循环开发的新路子。据统计,目前,千斤乡林业套种间作面积达1.2万亩,年产值28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