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国

“五禁止、十不准”是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干部作风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若干规定的主要内容。各地在认真执行“五禁止、十不准”的过程中,都能注重与当地实际结合,搞好创新,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其中,息县县委、县政府在干部作风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实施的“三级三色”督查令、民主测评重兑现、涉企服务“零接触”等就颇具新意,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上述三项举措,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为息县的“三把刷子”。

先说“三级三色”督查令。息县县委、县政府十分注重把转变干部作风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推进全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突破口。结合息县实际,他们将“五禁止、十不准”中的“禁止说了不办、定了不干”和“不准推诿扯皮,拖延办事时限”等规定具体化为“三级三色”督查令:对于未按时限要求完成督办事项的单位,分别由县主管领导、县纪委书记、县主要领导,下发黄、橙、红“三级三色”督查令。督查令限定的时间内仍未完成的,分别给予单位主要领导诫勉谈话、党政纪处分、就地免职处理。一具体就突破。由于有了这些具体规定,大大增强了执行中的可操作性,几年来,息县共下达了黄色督查令27起、橙色督查令1起,针对的都是招商引资项目遇到的急难重问题。“三级三色”督查令的实施,使该县上下干事创业的氛围更浓,经济环境更优,真正让“说了不办、定了不干”的推诿扯皮现象在息县难以存身。

再说民主测评重兑现。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行风评议是各地都在做的工作,息县的独到之处是根据测评结果兑现奖惩。息县县委、县政府敢于较真,认真兑现每次测评结果:对排名第一的单位颁发流动红旗,发放奖金2万元并作经验介绍;对倒数第一的单位悬挂流动黑旗,并对班子成员进行诫勉谈话;排在后三名的,上台作检讨,并在电视上公开曝光。连续两次被评为最后一名的单位,其主要领导就地免职,所有领导班子成员降级使用。该县自2007年开展季度民主测评工作以来,共有44个单位上台检讨,有13个单位“一把手”上台领黑旗,有15个单位获得奖金。动真格就能收到真效果。动真格的民主测评就像“紧箍咒”,使各被测评单位不敢有丝毫的出格和松懈,都在暗中较劲、严格自律、争先恐后,有力促进了该县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2009年,息县被授予“全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单位”称号;在全市作风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考评中,息县名列全市第一,受到市政府嘉奖。

最后说涉企服务“零接触”。“五禁止、十不准”中涉及对企业管理和服务的一系列规定,在息县就具体为涉企服务“零接触”。这是息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另一成功做法。所谓涉企服务“零接触”,就是由息县工业集聚区企业服务办公室“一站式”代理全部涉企业务。这里集中了相关部门的力量,全程做好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和各种收费事项的公示、代办工作。不管企业方有多少事务,来到这里就可以全部搞定。“零接触”服务坚持并公开承诺“零接触制”、“首问负责制”、“全程代理制”、“限时办结制”、“执法责任制”、“首查不罚制”、“责任追究制”、“一周办结制”、“25天宁静工作日制”、“检查审批制”等13项制度。其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由县督查局监督。自实行涉企服务“零接触”以来,曾令很多企业不堪其扰的诸如“乱收费”、“吃拿卡要”等现象在息县基本消失。“零接触”给企业提供了贴心服务,为息县迎来了发展机遇。今年上半年,息县共签订合同项目49个,合同金额35.05亿元。息县工业集聚区已入驻企业52家,总投资27.28亿元,建成投产30家,成为息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俗语云,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息县在认真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若干规定的过程中,注重从当地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推出了独具特色的“三级三色”督查令、民主测评重兑现、涉企服务“零接触”等创新之举,有力地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和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并成为该县招商引资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利器”,值得有心人细细品味、认真借鉴。息县的“三把刷子”,不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