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伟

借助于创意产业的发展理念,人们将科技和文化等要素融入农业生产,从而使一种新兴特色农业业态——创意农业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一些国家率先发展起来。从发展路径上看,创意农业主要是通过创新为农产品注入特定文化内涵,依靠非物质的智力、社会及文化等资本,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并创造出新的消费领域。

日本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是创意农业的先行者。该县因地制宜,把自己一些特有的东西(可以是某种农产品,也可以是一种文化或一首歌谣)打造成为日本全国乃至世界名牌产品。德国的“社会生活功能型”创意农业大力发展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在满足都市居民休闲、娱乐等需求的同时,促进了城乡的可持续发展。英国的“旅游环保型”创意农业与该国悠久的工业史有关。英国是世界上发展农业旅游的先驱国家,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带来高度发达的城市化,进而催生了英国的农业旅游。

荷兰创意农业的主导模式是“高科技创汇型”。以荷兰的花卉产业为例,其核心产业是以花卉农场为载体的花卉生产及相关文化创意活动。花卉产业还带动相关支持产业,如科研机构、种源公司、农业生产设备公司、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如会展、节庆等)的策划、金融、广告服务等。荷兰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额居世界之首。日本创意农业以“多功能致富型”为特征,大力开发农业的生态、体验、休闲等功能。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中,可以总结出发展创意农业的一些有益经验。

创意农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离不开广义创新因素的推动。除技术创新外,来自于制度、组织、战略、政策等广泛非技术领域的创新因素,也起到了协同和保障创意农业发展的作用。创意农产品或服务作为最终消费品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效用提升的需要,进而为生产者带来更高的利润。

创意农产品的消费者效用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文化感召力。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风车村,当地农户开设了独特的木鞋作坊和乳酪作坊,现场演示木鞋、乳酪加工。在那里人们不仅可以领略风车、郁金香等美丽祥和的田园风光,还能切身体验17世纪以来的木鞋文化与乳酪文化。此时,消费者效用的实现,除了表现为传统范畴的知识吸收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共鸣和被感染过程。

创意农业的价值是靠市场实现的。发达国家主要采取城乡互融互动的手段,实现消费市场和生产者之间的有效对接。通过对城市消费市场的培育以及对农业生产文化、农居生活与乡村自然环境的综合塑造,使创意农业的新业态和创意农产品直接转化为市场效益。农业品牌本身是具有文化意义的标志,创意农业可以借助“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农产品著名品牌、商标等不断扩展市场基础。

创意农业的本质是创意产业,它遵循的是创意产业的运行机制与增值机理,同时又符合农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它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