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农业无特色,注定无出路。试验无支撑,难以成气候。市委书记王铁在今年的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产业上做文章,在特色上创品牌,在效益上求突破,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不断创造新业绩。

产业支撑,是特色经济发展的前提。因此,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跨越”的目标,发展特色产业就势在必行。发挥特色产业的规模效应,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特色经济,就要在实际工作中闯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的兴农之路。应当看到,近年来,我市坚持夯实“底子”,调优“牌子”,趟出“路子”,积极培育、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各县区在“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大、人大我优”上下工夫,大打绿色牌、珍稀牌、品质牌、野生牌,涌现一批花卉之乡、板栗之乡、银杏之乡、淮南猪之乡、柳编之乡、油茶之乡,打造出了茶叶、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品牌,产生了集聚效应,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过百亿斤,相继形成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带、经济林果示范带、速生杨树开发带,以及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和高科技农业示范园。

必须承认, 与一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高的兄弟市相比,与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我们在理念、产业、品牌、创新等方面,确有明显差距。为此,市委、市政府本着科学发展的要求,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华英农业”富民计划战略构想,截至6月底,(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