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华 唯)发展和推广粳稻被称为信阳水稻生产史上的一次革命和突破。昨日上午,我市举行“籼改粳”重大科技专项启动仪式。

信阳是我省水稻的重要产区,常年种植水稻面积达680万亩,占全省水稻面积的77%,水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我市水稻生产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却属于传统产区,品种多以籼稻为主,稻谷米质差,价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市科技局、市农科所的积极组织下,经过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的努力攻关,我市已成功研究出适宜在豫南农业生态条件下种植粳稻的高产、稳产新技术。

实践已经证明,发展粳稻生产可以提高我市粮食总产量,对于我省粮食核心区建设,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我市大米品质,重塑信阳大米形象,提高信阳大米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调整我市耕作制度,增加粮食产量,较好地解决土地流转后大田集中生产机械化插秧问题,对于我市建设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同样的面积下,籼改粳后农民收益能提高40%以上。所以发展粳稻生产,对促进我市农业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繁荣、提高农业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据对我市粳稻种植、示范生产情况比较分析,在采用粳稻生产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条件下,平均每亩比籼稻增产150斤至200斤。到2015年,整个项目完成后,我市粳稻面积可达到500万亩以上,每年增产稻谷7.5亿斤至10亿斤,增加经济效益9.75亿元至13亿元。

“籼改粳”重大科技专项在全市启动后,各县区科技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编制详细可行的粳稻栽培技术规程;各单位通过举办培训班、办好示范点、送科技下乡以及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等形式,为广大农户、种粮大户提供技术支持,迅速掀起水稻改良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