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题组

眼下,正是水稻抽穗、稻田病虫害防治的关键季节。

然而,种植42亩耕地的肖庆华却不用操心病虫害防治这样的急事、大事,为什么呢?因为他所在的合作社已经组织专人统一购药、统一配方、统一喷施了。肖庆华站在渠道埂上,眺望田间此起彼伏的药雾,会心地笑了。

肖庆华是固始县草庙集乡大塘寺村民组人,同肖庆华一样,该组25户农民加入当地的金谷农科种粮专业合作社。记者在该合作社看到“一户一档一证一账”的登记册,即每一个入社农户建一份档案,发一张社员证,建立一本销售经营账目。该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1月,开始由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固始顺兴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和草庙集乡123户种粮农民组成,目前已发展到2060户,入社劳动力1万余人,入社耕地21700亩,覆盖固始、商城两县6个乡镇的12个行政村。

随着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像这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在信阳大地如雨后春笋。据市试验办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3788家,其中种植类1183个,养殖类1063个,茶叶类317个,林业类201个,农机类446个,其他578个。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63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9%。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可以说,没有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东风,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多,不可能发挥得这么好。

2009年4月23日,在“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王铁响亮提出做好试验区建设“八篇文章”,其中“做好专业合作文章,大胆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机制”被列为前三篇之一。

专业合作,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也是我市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需要,主要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以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是解决小农户与农产品大市场对接的重要举措。

一年多来,我市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突出“五抓”,积极做好“专业合作”这篇大文章,即抓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抓领导、强化组织保障;抓培训、提高主体素质;抓典型、树立示范样板;抓扶持、促进发展壮大。

通过“五抓”,我市已形成4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是职能部门主导型,就是根据特色产业发展规模,由政府涉农服务部门牵头,形成“农技+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二是基层组织牵头型,就是发挥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产业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员为骨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三是龙头企业领办型,就是引导龙头企业利用技术、品牌牵头领导合作组织,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四是创业人才带动型,就是鼓励机关、事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各类创业人才参与农村改革发展,促进人力资本回流农村。全市投身农村改革试验、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高效农业示范园各类人才达7714人。

我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不仅方便了农民,而且让农民感到社会化服务的温暖。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为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逐步形成了“五化”的大农业格局。

——农业服务专业化。通过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涌现许多专业化的农业服务队伍,较好地解决了当前农业生产缺劳力、缺机械、缺技术、缺人才等问题。(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