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下,交警的指挥依然一丝不苟
建筑工人在烈日下施工
园林工人给小树“降温”
环卫女工沿途清运垃圾

□本报记者 郝 光 图 通讯员 周金富 文

炎炎盛夏,热浪袭人,人们身在空调屋内,犹自汗流浃背。那些头顶烈日,坚持在户外工作的人们,又是怎样?

8月4日,信阳最高气温达到37℃,地表温度已达45℃以上。连续的高温让市民叫苦不迭。从下午3点开始,我们走近我市中心城区户外工作者,用镜头和文字记载下他们默默奉献的一个个感人瞬间。

在建筑工地,效率就是效益。我们在羊山新区的政和花园小区工地看到,为确保工期,建筑工人头顶烈日,紧张施工,没有片刻的歇息。为防止晒伤,工人们大都穿着长袖上衣或长裤,衣服像被盐水泡过。被汗水迷得睁不开眼了,工人们就抓起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一把。头上一顶黄色或红色安全帽,是安全保障工具,更是他们唯一的遮阳工具。

在城区几个主要干道的路口,我们看到,交警们蓝色的警服已被汗水湿透。高峰岗期间,除了骄阳的暴晒,大量机动车尾气形成的热浪更让人几乎窒息。但是交警们仍坚守岗位,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交通,确保道路畅通。

盛夏酷暑,垃圾极易腐败,面对散发着酸臭味的垃圾,我们可以掩鼻而过,环卫工人却必须顶着骄阳清扫。下午5点,骄阳似火。我们在平桥区平西路看到身穿橘红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们正在清扫路面,清理沿途垃圾桶,将一车车生活垃圾运送出去,维护着城市的整洁。

建筑工人、交通警察、环卫工人……不只是他们,还有更多的户外工作者在用汗水滋润着这个城市。在37℃的高温下,流淌着他们的汗水与奉献,也流淌着我们的关注与感动……在这些最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有这些最平凡的人们在奉献。没有他们不畏酷暑,坚守在工作一线,城市将变成怎样?

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面对这些经受“烤”验的户外工作者,我们在想,职业健康尤为重要,有关部门可否制订方案,合理调整他们的工作时间,为他们提供遮阳伞,供应饮水,增设休息室,避免他们在高温天气下出现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