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市机关事物管理局餐饮部厨师长杨磊说:“夏季天气特别热,我们每天安排的菜谱不一样,考虑到冬瓜、鸭肉可以解暑降温,就推出了老鸭炖冬瓜,每天中午还增加了绿豆汤和捞面条。”

“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严禁购买或使用腐烂变质的食物,防止食物中毒。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严格把关进货渠道。在食品加工方面,发现有问题的食品,绝不允许加工。在卫生消毒方面,餐具坚持每餐消毒……”市直行政办公区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黄建林对机关食堂的食品安全制度如数家珍。

时针指到12点10分,餐厅里人多了起来。动听的轻音乐舒缓着人们的心情,干部职工自觉地排起长队,打卡,取餐盘,挑选自己中意的食物,然后端着餐盘来到座位上就餐。在这个可同时容纳540人共同就餐的餐厅里,你闻不到丁点油烟味,工作人员不时地擦着桌面。“在前段桑拿天气期间,餐厅工作人员每日在开餐前用锯末拖地以保证地面干爽,防止就餐人员滑倒。”黄建林说。

每天有一两千人在此就餐,尤以午餐时人数最多,但记者在现场只闻偶尔的轻声交谈,没有人大声喧哗,地面、桌面始终洁净,没有杂物,大家都在愉悦地享受午餐时光。吃完饭的干部职工,主动把自己用过的餐盘送到集中处。

“上班时,每天都到这里来吃饭,感觉条件比较好,工作人员服务周到。”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的警官刘斌这样评价他和同事心目中的机关食堂。

“单位离家远,下班回家做饭比较麻烦,机关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食堂,菜品丰富,营养搭配合理,我们放心也开心。”公务员周子钦扶着眼镜认真地说。

记者还在餐厅的入口处发现了一个精致的“食谱改革意见箱”。这个小小的意见箱是就餐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沟通的一个渠道。通过这个小小的意见箱,机关食堂更加注重膳食营养化、均衡化,并把菜肴做得更加美味,让每位干部职工吃饱的同时也吃得好。

据了解,这个机关食堂是全省吃饭人口最多,时间最长(早、中、晚,节假日正常运转),机关干部反映最好的机关食堂。来信阳视察工作的中央、省级领导在这个食堂体验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我们的机关食堂,好就好在有一个细心、热心的‘事务长’,那就是王铁书记,他经常到食堂体验生活。这不,昨天中午他从农村检查工作回来后又到食堂,和干部职工共进午餐,倾听大家的意见,事事抓具体,处处抓细节,我们大家都很感动啊!”一位正在就餐的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