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邵梦华)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不断强化服务理念,积极探索动态化社会管理新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信阳特色的“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路上有卡点、社区有群防、单位有技防、院落有人防”的立体化警务防控新模式。全市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逐年上升,达到95.61%,连续6年保持稳步上升势头,“平安杯”建设活动连续保持全省第一。

以科技防范推动警务变革为龙头,建立完善城乡技防建设防控体系。市委、市政府把技防建设和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作为“平安信阳”建设和科技强警的基础工程,强力推进以治安监控系统为重点的科技防范网络建设,形成“政府主抓、多方参与、协同运作、整体推进”的格局。依托警务信息化建设有效整合内外资源,建立人财物保障机制,形成互通互联、高度共享的警务综合平台。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运行、管理、维护及图像查询等规章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4亿多元,县市区视频监控覆盖率达96%。

深入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全面推进城乡社区警务室建设,推动社会管理阵地前移。各级党委、各级政府将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作为党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作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推行“一区一室”和“一村一室”,将警务触角延伸到城乡各个角落。2007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建成社区警务室365个、农村警务室121个,配警务室民警500余名,建成乡(镇)巡逻队246个、2436人,村级打更队2621个、5056人,护厂、护院队4323个、10234人,90%以上的基层单位辖区全年没有发生刑事案件。

推行“平安大喇叭联网”工程,在全市农村建立的互动防范网络。依据农户居住特点,以治安中心户长为中心,将30户编为一个联防组,安装一套由主机、遥控报警器、警铃组成的报警装置。当农户遇到不法侵害时,只需按动警铃开关就能发出求助信号,中心户长及联防户就可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救助,实现了“一户按铃、多户相助,治安互防、矛盾互调,信息互通、邻里互帮”。此举解决了“空巢老人”生病求助、调解家庭矛盾、化解邻里纠纷等难题。目前,全市已为173万农户安装了警铃,夯实了农村治安防范基础。

与此同时,市公安局出台了《公安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便民利民10条措施》,提升公安机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制定规范执法办案6条警规,强化队伍正规化和执法规范化建设,激发了广大民警“争先恐后、勇创一流”,提高了公安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