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004年,赵宏章调任信阳市第十一高级中学校长后,在教学管理和用人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改革,教学质量也随之有了较大提高,每年进本科线人数开始大幅提升,在全区同类学校中的位次也一直稳定在第二名。

从2007年高考获得全市一般高中本科进线率和省专进线率两个第一名之后,市十一高就已经吹响了夺取平桥区同类高中本科进线人数第一名的进军号角!

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是取得成绩的前提

不久前,市教育局局长夏忠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信阳市十一高视察,对该校近年来新建礼堂、宿舍、球场、新修道路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教学规范化管理给予高度评价。市教育局原分管教学的副局长李培模多次到该校检查高考备考情况,希望学校鼓足干劲,力争高考本科进线率进入全市一般高中前列。区政府区长级干部胡凌云特地赶到学该校慰问教师。区政协副主席张明祥携澳大利亚博士生导师赵虎谦等校友专程回母校探望。区教体局局长陈勇经常带领局班子成员和相关股室负责同志深入学校调研,并对高三备考工作进行指导,为备考工作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

狠抓“补弱工程”是走向成功的保证

信阳市十一高位置偏僻,交通相对不便,东南北三面临河,只有一条公路进出,且处于四所高中的包围之中,招生范围狭窄,生源较差。来该校就读的学生大都有几门弱科,所以“补弱”成为该校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抓不好补弱就谈不上质量。

多年来,信阳市十一高教师苦苦探寻,大胆创新,成功地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培养农村学生成才,适合于基础差的学生拔高的教学经验,采取多种形式的培优补差措施,分层次教学,让好、中、差学生都能找到自信。

1.转变教师的观念。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多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就会多造就一大批人才。教师观念的转变确保了补弱的效果。

2.低标高、小步子、严要求。放低教学标高就是要求教师在一轮复习中根据大多数学生实际,着眼于夯实基础,不搞难题怪题,禁止原版使用外来资料和外来试卷,提倡学案教学,提倡教师自己组题。在全市统一复习进度的时段内,适度放慢复习节奏,一个考点一个考点复习扎实,训练到位,争取一遍过关,严禁赶进度、炒夹生饭。

3.集中开办专题讲座。专题讲座是由高三富有备考经验的优秀教师轮流主讲,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听课,有专门的补弱教室(文、理各一个),所讲内容要求必须提前征求学生意见,并在开讲前公告。补弱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对所补学生的弱科全程监控,抓反复,反复抓。

4.确定“补弱”承包对象。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牵头确定各科补弱承包对象,每次大考后可根据情况适当变更承包对象,补弱效果与大考奖惩挂钩。教师可根据情况采取诸如增加提问次数、作业面批面改、谈做题方法等措施给承包对象额外“加餐”。

5.培养学生自信心,经常开办学法指导讲座。教育学生要对自己有信心,因为信心是动力的源泉,一个人有了动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就没有学不好的学科。经常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帮助他们制定学习目标,勤检查、严落实。

信阳市十一高各种补弱措施的落实,为该校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高课堂效率是突破自我的重要抓手

要想提高成绩必须抓教师的培训与管理。信阳市十一高每年都有一批新教师到高三任课,不注重教师的培训与管理,谈质量就是一句空话。

1.主抓教学的领导每学期给高三教师至少购买四次教辅资料,用于教师备课参考。

2.提供大量试题,让教师下海、学生上岸,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最精典的习题。

3.切实开展好教研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抓好听课与评课,让教师常教常新,在突破自我中获得喜悦,在成功的教学中获得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在学生的成长中获得成就感。

4.新老教师结对子,严格规定新手先听后讲,先学后教。让成熟的教师工作量担满,让新手有学习的时间。

5.要求教师写教后记,加强教学反思。加强教师教学观念的反思、教师角色与地位的反思、教学知识与技能的反思、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过程的反思,从反思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

6.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努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信阳市十一高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新的征程中去。

喜 报

2010年高考,市十一高首次跃居平桥区一般高中第一名。

全校有139人参加高考,过本科线人数50人,有2名考生过一本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