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央视节目录制现场 |
□本报记者 郝 光 文/图
“好山好水出好茶,信阳无处不飞歌。作为我国八大主要产茶区之一,信阳毛尖那碧绿淡雅的茶香,早已飘进千家万户,而信阳更是中原大地著名的歌舞之乡,山歌、小调、灯歌、田歌、号子等歌种齐全的民歌,自然地飘荡在田间地头,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豫南民歌文化。我们本周的《民歌·中国》节目,将请您伴随着优美动听的信阳民歌,一起来感受信阳这座处于中国版图腹地、横跨中国南北分界线的山水城市的别样风情,欣赏清新、亮丽、多彩又魅力四射的民间文化……”在中央电视台400平方米高清演播室的录制现场,随着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主持人梁璐的娓娓道来,信阳民歌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即将展示在全国人民面前。
市文化局副局长梁光旭告诉记者,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中央广播电台录制信阳民歌节目时,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一位音乐编导听了信阳民歌后被深深地吸引,他认为信阳民歌不但彰显出高亢、嘹亮、奔放、豪迈的艺术风格,同时又极具细腻、婉转、悠扬的韵味。经过研究,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决定为信阳民歌录制“魅力信阳”系列节目。这一系列节目共分六期。分别是《民歌·经典》风情信阳、《民歌·发现》田野山乡踏歌来、《民歌·故事》信阳民歌传歌人、《民歌·版图》大别山风淮水韵、《民歌·博物馆》水土信阳、《新·民歌》请到信阳来。
经过市文化局精心筹备,选定不同类别和风格代表作品近50个,演职人员70余名赴京录制节目。期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张春香,河南省音协主席周虹、河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方可杰以及我市民歌传承人代表等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周虹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中国汉民族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信阳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民歌的产生发展是同步的。信阳处于鄂豫皖三省交界之处,素有三省通衢之称谓。由于信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使东西南北各种声腔的戏曲及风格各异的民歌汇集于此。随着岁月的迁延,吴歌楚辞的风韵,皖腔苏韵的余音,中州戏曲的特色,昆腔京曲的唱念,湖广南音的风格,都与当地的方言土语,音韵节奏融合在一起,在本土音乐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大量的风格各异的民歌。南北文化的交融使信阳民歌形成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她既有西、北方民歌之高亢、嘹亮、奔放、豪迈之风尚,又有东、南方民歌之细腻、婉转、靓丽、悠扬之韵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信阳民歌也越来越丰富,逐步发展成为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式的有声文献。
目前,全部六期节目的录制工作已经结束,很快,全国观众就能一睹信阳民间歌舞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