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向明超
本 报 记 者 向 炜
6月5日,初夏的清晨,记者来到固始县郭陆滩镇圈堰村,见到73岁老人杨国芳时,忽然产生一种很熟稔的感觉,老人那双慈母情怀的双眸,诠释着舐犊情深。在接下来的接触采访中,从老人娓娓道来的言语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这位普通母亲的博大母爱。
杨国芳的丈夫侯占元是一位国民党起义过来的军人,后在解放战争时期多次荣获战功,1955年复员回到老家担任大队干部,后经人介绍和杨国芳结婚。婚后,俩人感情甚笃,生了六个女儿两个男孩。1995年丈夫侯占元因病去世,杨国芳老人一时不能接受,精神也受到打击,一年的时间都在思念离去的丈夫。看到丈夫留下这个破碎之家,老人最后还是振作起来了。“孩子他爹在世的时候家里就很穷,生活也比较艰苦,虽说我们有八个孩子,但是都能吃上饭。”老人提起往事依然记忆犹新。
据老人介绍:“今年38岁的大儿子侯泽彬,从小长得很可爱,左邻右舍都很喜欢这孩子。天有不测风云,儿子长到17岁时,我和他父亲发现孩子脑子好像有点毛病,就带他到医院检查,可也没查出什么毛病,最后就当成精神病治。经过三年多的医治和调理,儿子的病情得到缓解,身体也渐渐好转起来,后来他就和村里一些年轻人外出打工,期间也结婚生子了。自从父亲离世和弟弟病逝后,他的病情开始明显加重,2009年的9月,儿子脑病恶化,意识模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丧失了劳动能力,就变成了痴呆人。”
小儿子侯泽军在31岁时患脑梗塞于2006年病逝,今年已经去世4年。小儿子病逝后,儿媳妇受不了打击和因家里贫穷,留下8岁的孩子改嫁他人。“白发人送黑发人真是让人心痛,如果不是大儿子有病,俩孙子没人照顾,我就随小儿子去了。”老人提起小儿子时悲伤欲绝。
大儿媳妇也忍受不了家庭如此遭遇,和丈夫离婚后留下儿子远走他乡。“小儿子的病逝和大儿媳妇的走,给他刺激太大,可能是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才造成脑病加重的。”老人说,“两个12岁的孙子和一个痴呆重病的儿子都留给我了,现在他们和我相依为命,我如果有个三长两短他们就没着落了,所以我还得活着啊。”说完话后,这位坚强的母亲掩面而泣。
据老人介绍,侯泽彬的病情恶化后,他的几个姐姐筹钱带着弟弟到上海复旦大学华山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等就诊,这些医院都认为弟弟脑子里面长有东西,疑是肿瘤压迫脑神经,但医院均未查找到真正的病因。后来医生告诉她们几个姐妹,如果查清弟弟的病因必须实施开颅手术,开颅手术费需要十几万元。本来就不宽裕的几个姐妹一听都吓懵了,十几万对她们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子,没办法只好又带着弟弟回到了家里。
记者看到,老人一家四口住在四间低矮、潮湿的平房里,家徒四壁。做饭的一口锅用几块红砖垒砌在房外。记者问起老人生活来源和孙子上学情况,她说,我们四人的田地包给别人种了,每人一年得到承包者给的200斤粮食,逢年过节几个女儿给点钱,俩孙子一个得到了学校免费另一个还需交学费。“我几个女儿也很困难,她们从小都没上什么学,没文化也不能出去打工,都在家种田。这次大儿子生病全是她们姐妹筹的钱看病,这些年来也就是她们姐妹几个救济维持着这个残缺的家庭。”老人喃喃地道。
老人告诉记者,最近大儿子的病情越来越重,肚子也开始肿了,看到儿子目前的状况,为娘的她心如刀绞。前天,她让一位好心人用农田拖拉机把儿子拉到安徽阜阳大女儿那里去了,想让大女儿再想办法救救可怜的儿子。
记者从老人谈话中得知,老人全家四口人,当地政府解决了她和小孙子俩人的低保,大儿子和大孙子没有得到低保。老人也多次到郭陆滩镇政府找过领导,领导告知老人,目前没有低保指标解决,等有机会再说。就此事,记者致电该镇镇长曾亮,曾镇长表示,让该镇民政所的人员去了解一下,如果情况属实,下一步镇里将采取救助措施。
采访中,老人把记者领到屋内,指着墙边的一口棺材说:“这是我准备后事用的,现在我准备卖掉它给我儿子看病,这也是我家惟一一件值钱的东西了。我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不能再失去最后一个儿子了。”听完老人这番话语,记者的视线慢慢的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