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落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决定每年的5月15日为“信阳慈善日”的第一年。组织好“信阳慈善日”活动,将政府的“德政”和民间的“善举”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进慈善事业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壮大慈善救助实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建设魅力信阳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深刻认识开展“慈善日”活动的重大意义
(一)开展“慈善日”活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慈善事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崇高事业。近年来,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慈善事业发展。2008年12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亲切会见了出席中华慈善大会的代表,高度评价慈善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加快慈善事业发展提出殷切希望。省委、省政府对开展好慈善工作,发挥好慈善事业作用多次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发展,把慈善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慈善募捐、救助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当前,开展“信阳慈善日”活动,既能够搭建起社会各界了解慈善、参与慈善、支持慈善的载体,收到阶段性募捐的良好效果,又能够有效地普及慈善理念,宣传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氛围,强化全民慈善意识,激发全社会参与经常性捐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慈善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开展“慈善日”活动,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要求。慈善事业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为政府救助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市慈善总会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慈善工作宗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募集创始基金和慈善款物,开展慈善项目,为困难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救助,开创了我市慈善工作新局面,发挥了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作用。开展“慈善日”活动,能够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广泛募集慈善资金,不断壮大慈善资金实力,增强慈善救助能力,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慈善服务体系和政府主导与社会互助相结合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政府保障与社会救助互联、政府资源同社会资源互补、政府行政力量与社会动员力量互动的保障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开展“慈善日”活动,是弘扬传统美德、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既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理念,既是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更是对现代文明的诠释和发展。信阳历来就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慈善仁爱思想源远流长。市慈善总会成立至今,得到了全市上下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尤其是支援四川地震灾区集中捐赠活动期间,全市各界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乐善好施、勇于奉献的赞歌,展现了信阳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形成了宝贵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慈善精神。实践证明,广泛开展集中捐赠活动,能够为社会各界搭建起爱心传递的平台,让受助者在接受帮助的过程中感受社会文明,施助者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升华道德情操,从而使慈善精神不断得以发扬广大,促进扶贫济困、安老救孤、赈灾助医、兴善助学等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二、突出抓好“慈善日”活动的关键环节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态势、趋势和气势,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我们要以开展“慈善日”活动为契机,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强力推进,持续加快慈善事业全面发展。
一要深入宣传发动。开展群众性的慈善募捐活动,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各级各部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宣传,全面动员,努力营造慈善募捐的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新闻宣传部门要把慈善宣传贯穿于“慈善日”活动全过程,精心策划宣传方案,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宣传平台,通过开设专题、开辟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慈善捐赠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强化公众的社会慈善意识,着力营造全社会积极行善、乐于助人的良好氛围;加大对慈善捐赠活动的跟踪宣传,及时报道各级各部门活动开展情况,突出宣传捐赠者扶贫济因、爱心奉献的感人事迹,强化典型引导和舆论导向,扩大社会各界对慈善事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激励更多单位和个人支持慈善、参与捐款;积极开展慈善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活动,大力普及慈善知识、慈善理念、慈善价值,弘扬慈善精神,努力使全社会形成参与慈善事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的共识,促进活动深入开展。
二要精心组织实施。各级各部门要把开展“慈善日”活动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按照“依法组织,广泛发动,坚持自愿,鼓励奉献”的原则,早发动,早部署,早行动,快落实。要细化工作责任,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积极倡导节约一点支出、奉献一片爱心、倾注一份关怀的慈善意识,动员社会各界自觉捐赠慈善资金,确保捐赠活动取得实效。要坚持重点募捐与面上募捐相结合,点上率先捐赠,带动面上整体推进。各级各部门要组织干部职工带头捐赠,为群众做好榜样,当好示范,带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募捐。要开发形式多样的慈善救助项目和慈善捐赠活动,积极争取境外慈善组织和慈善机构捐赠项目,募集更多的慈善资金,增强救助能力,扩大慈善事业覆盖面。
三要加强分工协作。今年是我市首次开展“慈善日”活动,各级各部门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为了便于组织实施,捐赠活动由各级机关党(工)委和有关系统分别牵头,负责做好组织协调和捐赠资金的收缴工作。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有牵头、协调任务的单位,要认真负责,精心组织好所辖部门和单位的募捐活动。市直机关及所属单位、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捐赠的善款,由各部门、各单位分别归口交信阳市慈善总会。各县区组织机关及所属企事业单位捐款,由县区慈善机构统一接收、管理和使用。
四要落实优惠政策。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慈善事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鼓励企业、工商业户、民间组织参与慈善事业的优惠政策,这些鼓励捐赠的优惠政策,为慈善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也为慈善募捐提供了政策支持。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使捐赠企业、个人充分享受到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进一步调动他们参与慈善、支持慈善的积极性。
五要严格资金监管。各级各部门要严格善款收缴手续,所募资金足额及时上缴,严禁任何人截留和挪用。捐赠活动结束后,要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善款筹集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使用效益,对捐资者负责,对人民负责,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要建立严格的慈善基金管理运行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在慈善机构内部设立专门的资金管理监督机构,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自觉接受审计监督、财政监督和社会监督,接受捐赠人的查询,确保每笔善款来源明确,投向公开,专款专用,保障慈善资金运作安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救助方案,从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助学、助困等慈善救助活动,严格救助标准,提高运作水平,强化全程监控,确保慈善资金投放利用效益最大化,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度和良好形象,努力形成以救促募、募救并举的良好局面,推动慈善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努力营造慈善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慈善事业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和资源,促进我市慈善事业蓬勃发展。
一要构建齐抓共管格局。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切实摆上重要位置,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要大力支持慈善机构开展工作,主动为慈善机构解决实际困难,支持他们开展各种活动,发挥慈善机构作用,为慈善事业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二要建立长效运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和组织协作机制,着力形成政府协调机制与行业协作机制互补、政府行政功能与行业自治功能互动、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的慈善组织管理格局。要研究出台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完善财税政策支持体系,为慈善捐赠者提供更多优惠措施,吸引更多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社会捐赠活动,逐步形成以捐赠为主,资助为辅,政府投入为补充,社会广泛参与的捐赠激励机制。
三要加强慈善组织建设。市慈善总会要加强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形象建设,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打造慈善品牌,广播爱心、广行善事、广纳善举、广结善缘,逐步增强慈善总会动员社会、发动群众的能力。要建立健全慈善组织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不断提升慈善机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效率,提高慈善组织的筹款能力和救助水平,保证慈善组织高效有序运转。要发展志愿服务队伍,引导和鼓励国家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大中专学校学生等各阶层社会成员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壮大慈善工作队伍,提升队伍素质。要积极探索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促进志愿服务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延伸和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市慈善总会要加强与团体会员的联系,尽快构筑起一个信息畅通、比较合理完善的慈善捐赠联动体系,引导更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努力推进全市慈善工作的蓬勃发展,为促进社会公平,建设魅力信阳,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