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王铁(右一)在首发式上为老人发放养老金存折。本报记者 吴 菲 摄

本报讯(记者 吴 菲)“咱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咱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嘹亮的歌声在平桥区洋河镇东门大街回荡,这句歌词也是对领取养老金存折的农民们激动心情的最贴切写照。5月6日上午,平桥区国家标准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首发式在洋河镇举行。市领导王铁、郭瑞民、王道云、姚铁璜、余学文、冯鸣、李军、朱继先、李水、任宏业向200名参加仪式的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了养老金存折。

首发式后,平桥区6万余名符合领取条件的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新农保对于我们这些儿女多、家境又不好的老年人来说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大喜事。从今以后,我也能像城里退休老人一样吃‘皇粮’、按月领养老金啦!我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洋河镇小洋河村秧底村民组68岁的吕明才满心欢喜地说。

高兴的不仅是吕明才,也不仅是参加首发式的老人,国家标准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平桥区已全面推行,截至4月30日,全区新农保参保人数达32.36万人,参保率达74%,新农保覆盖率为89%。去年9月份进行试点的陆庙核心区的3个村,在半个月内参保率达到93%,731位年满60周岁的老人从10月份起,按月领取了养老金。

为把中央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好,让广大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平桥区在推行新农保时,充分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社会捐赠”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农民可在100元至500元5个缴费档次中自愿选择。区政府对参保缴费人员实行缴费补助,即在自选缴费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年补助30元。对农村重度残疾人,区政府为其代缴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对烈士遗属、领证的农村独生子女及父母和政策内结扎户的双女及父母,区政府给予适当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0元。这些措施有力地激发了全区农民参保的热情和积极性。

首发式上,市政府副市长李水在致辞中说,看着参保群众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我们异常高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千百年来流传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建立新农保制度,是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维护公平正义原则、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农村建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大战略举措,要把新农保这项好政策宣传好,把新农保这件好事情落实好,把新农保这个好制度推广好。他希望平桥区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改进、总结措施、经验,进一步推动新农保的增点扩面,为全市全面展开新农保工作探出好路子、试出好经验、作出好示范,为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建设魅力信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农民种地不缴税了,种粮有补贴了,看病不太贵了,小孩上学不交钱了,老了还能拿到一份养老钱,我们是真高兴!”当市领导为村民们发放存折时,老人们乐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