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延珍

教学目的是表达文本意境,那么一切的取舍都要以此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

首先,为文本意境的流畅表达做好准备。先说件张志公先生经历的事情:一个学生刚刚读完了杨朔的散文《茶花赋》。张老问她“都懂了吗?”她说:“懂了。”又问“这篇文章写的什么?”她回答:“通过对昆明美丽景物的描写,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张老要她把文章中“擅长丹青”的“擅长”写一下时却发现,她不会写“擅”字,也不会讲“擅长”的意思,更不会用。由于她不懂这词的确切含义,这句以下的那段文章的意思,她也没有体会出来。

这件事说明,阅读前的准备是多么重要!解答疑难字词,体查文本的背景,就连学生的心情也需要调摄,务必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其次,根据文本意境创设审美情趣。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以再现文本意境为目标。在实际操作中,要增强效率意识,不要东拉西扯,只做适当的引导,要杜绝那些破坏气氛的事情发生,注意维护情境演绎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最后,注意文本意境的延续和升华。在学生感知全文以后,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便可以自然地引入问题情境,与学生对话,并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

(作者单位:光山县十里庙镇十里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