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其贵

我深深爱着我的学院——因为它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

诗人艾青曾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今天,当我站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新的历史起点回眸它渐渐远逝的背影,眼眶里不禁泪花点点。学院的童年那么可爱,犹如襁褓中的婴孩,又恰似春天里的少年,那稚气、那朝气、那灵气、那秀气,无不蕴含在它每一步前进的足迹中,弥漫在职院每一帧翩翩的形象里。如果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那么在实现大汇流之前,一条发源于一个世纪前的那个兴学图强的1903年、一条发源于新中国刚成立一年的1950年,另一条则发源于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1980年。三条河,也许承载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用甘甜的乳汁无私地哺育了近20万教育和医疗战线的人才,也成就了一批批、一代代大师、名师:朱寿镛、周祖训、李永刚、张瑞华、叶楠、白桦、周学山、冯军等,他们如璀璨的群星,闪烁在历史的天空;如芬芳的桃李,香飘在历经沧桑却依然肥沃的祖国大地。

我深深爱着我的学院——因为它与时俱进的勇气和朝气蓬勃的生机

如果说我们的职业技术学院年轻而充满了蓬勃的朝气,是因为它实现大汇流才刚刚5个年头。在这短短的5年里,职业技术学院人接过前辈先贤高举过的传承知识和文明的火炬,奋然前行。

历史在回眸中才变得沉重,梦想在眺望中才显出多姿。职业技术学院组建这短短五年,是一座丰碑,它镌刻着的是职业技术学院新的发展史上的奇迹与光荣。五年那么短暂,但它点亮的是我们长长的梦想;五年虽然单薄,但它奠定的是职业技术学院新的历史起点的厚重的根基。如果说,我们的梦想依然灿烂,那是职业技术学院人智慧的闪光;如果说,我们的追求依然执着,那是职业技术学院人信仰的崇高。

我深深爱着我的学院——因为我的青春曾经烘烤着这片热土

32年前的1977年,我带着一脸青春、两脚泥土走进了这个历经磨难的校园,从此就和这所充满着母爱般温暖的知识殿堂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32年,我的每一步足迹都是一片金黄的落叶,浸透着季节的沧桑,我的每一个清晨都幻化成无数晶莹的露珠而闪耀着理想的光芒,那么,今天,我依然澎湃的血管仍然激荡着拼搏的涛声。如果说,无情的时间在我的眼角渐渐镌刻了鱼尾纹,我相信,那是一条大河的渡头,顺流而下,我能看见它璀璨的明天。即使再老一点,我也愿做辛勤的水手,在河心和全体学院人一起战风斗浪;即使再老一点,我也愿做不倦的飞鸟,在广阔的天空展翅飞翔。因为,我爱这片土地!

我深深爱着我的学院——因为它将如涅槃的凤凰一样翱翔在祖国教育的蓝天

一代文豪郭沫若在《女神》中,讴歌了涅槃的凤凰,讴歌了那个激扬着科学、民主、创造精神的“五四”狂飙时代。走过世纪征程而重新焕发了无限生机与活力的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不正如新生的凤凰吗?“新百年、新起点、新蓝图、新辉煌”,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我们共同的家园,如今正站在新百年的起点上。市委书记王铁在视察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时曾说“要全力以赴把学校建好,一定要在我们的手中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流学校,建成一个将来不论是升本,还是升大学都是完全够条件的学校”。蓝图已写就,华章正上演。心有多大,海就有多宽;梦有多长,海就有多蓝。让我们的心每天都为职业技术学院这片海注入蓬勃的青春和朝气,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心一起跳动,这片崭新的海一定能汹涌激荡、巨浪滔天。

我深深爱着我的学院——因为新百年历史赋予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新百年历史注定我们这一代人,不是学院的看守人,而是学院与时俱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开拓者。当你在忙碌行进中只要转过身来,你就会发现学院历史的河床上到处散落着金色的碎片。当你闲暇的时候,俯下身去阅读历史的经典,那一幕幕风雨背后的故事总会那样让人对过去肃然起敬,对未来浮想联翩。站在新的历史的高度,让我们一起打开心窗收藏起百年学院一帧帧美丽的剪影、一幅幅难忘的画面。在新的百年的起跑线上,我们一起为历史注释、我们一起为未来收藏。今天我们的学院犹如一艘披红挂彩、劈波斩浪的巨轮,已扬帆起航,乘风破浪,朝着蓝色大海远航,让我们用激动的呼喊共同编织五彩的云霞,为这艘航船的启程添彩;让我们用不老的手臂共同劈开那大海上的波涛,为这艘航船的远行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