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涛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出现了种种问题,精神危机、道德危机和价值危机正日益影响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人类命运受到严峻的挑战。一些有识之士不断探求,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资源可以治疗化解这些问题,为了我们自身和后代子孙,只有孔子的智慧理念能够帮助我们走出困境。随之而来是全球“孔子热”,国内大力宣传孔子,形成了“国学热”,电视开辟关于孔子讲座,知名导演拍摄电影,国外大量建造孔子学院,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截至2009年12月份,全球已有87个国家建立了583所孔子学院。孔子及其思想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全世界已形成了尊崇孔子思想的文化发展态势。
1980年孔子被评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这足以证明孔子的思想具有人类社会普遍性。“大道至简”,其实孔子的思想并不十分复杂,可以概括为“仁、义、礼”。就拿国与国的关系来说,必定要“和平共处”,否则,环境不稳,经济受损,人民受害。怎么处理,定要“礼”,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只有双方相互礼让,以礼相待,矛盾才会消融。人与人关系亦如此,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只要大家相互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定会和谐相处,如沐春风。
2008年,世界爆发了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之强、影响程度之深的“金融危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认为这场“金融危机”正是源于资本主义唯利是图、贪婪以及道德沦丧。《纽约日报》呼吁:“我们需要的不光是金融救援,我们需要的是道德救援”。这实际上就是“义”。“义者,宜也”,指的是行为要合宜,要说应该说的话,要做应该做的事。做人要仗义、重义,做事要正义、忠义,反之,定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礼、义”还不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是“仁”。何谓“仁”,“仁者爱人也”,就是说人要有爱心,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爱人者,人恒爱之”。为政者若有爱心,则“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其之”,“一年小成,三年则大成”。“仁”是立身之本,所谓“本立而道生”;“仁”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所谓“仁者无忧”,“德不孤,必有邻”;“仁”是成功的基础,所谓“仁者无敌”。
“仁、义、礼”是孔子思想的根源,其它思想可以说是其生发和延伸。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思想智慧。”。试想,如果没有孔子,世界现在是什么样子?不敢想象,恐怕有可能还真如朱熹夫子所说的那样:“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