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风

为一户人家架设一条电力线路,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一种存在、一种现实,这种现实、这种存在或许就发生在你我身边。

去年端午节前夕,笔者去大别山腹地的浉河区李家寨镇蓝田村红花组采访。烟雨蒙蒙中,只见一条低压线路延伸至远方的绿林深处,那里并不见成片的房屋。随行的李家寨供电所所长说,大山深处只有一户人家,那条电力线路只为那一户人家供电,为了架设那条线路,供电部门花了10余万元,而那户人家每月用电量不超过20度。他跟笔者算了一笔账,就算按0.6元的电价计算,那户人家一个月的电费是12元,一年的电费是144元,700年之后,其电费总数才够10万元,这还没考虑电的成本、供电设施的维护费用以及10万元在700年后的利息。他说的最后一句话,至尽仍在笔者的脑海中回响,令人震撼:“架那条线,不是为了收取电费,而是承担一种社会责任。”

无独有偶。去年秋天,笔者在新县山区采访期间,再次感受到一次震撼。在电力线路甚至车辆都无法通达的浒湾乡鄢山村大庙岗村民组,当地供电部门为村民组仅有的7户村民均安装了一套光伏发电设备,以满足他们的用电需求,总投资20多万元。村民余伦书向笔者提起这件事时激动不已,一个劲地“感谢电业局的领导和职工,感谢政府,感谢国家”,说得人心中暖烘烘的。新县电业局负责人说:“新县是块红色的土地,新县电业局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要让这片用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土地上的每一户人家都能用上电、用好电,让他们分享新中国建设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

社会责任——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无论出自普通供电员工之口,还是出自一方供电部门负责人之言,都具有千钧重量和朴素的内涵!

在国家电网公司实施的“户户通电”和农网改造工程中,体现的更多的就是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如此,在南方遭受冰雪灾害之时和汶川地震发生之后,电网企业均在第一时间组织了抢险突击队,开赴灾害一线,并在后方组织员工捐款捐物,体现的仍是社会责任。正因为承担了这份责任,电网企业才在一次次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彰显出“责任央企”的社会形象。

社会责任并非虚幻的楼阁,可望而不可及;社会责任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沉甸甸的现实。承担了这份责任,就得千方百计去践行。为一户人家架设一条电力线路,体现出的正是这种责任。电网企业主动承担的这些责任,其目的不是要感谢的话,不是自我贴金,而是为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和建设一个富强、文明的国家出一份力。

时刻牢记社会责任,电网员工就会有一种使命感,工作中就会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无论是优质服务,还是电网建设,都会自觉去做好,用实际行动去实践“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国家电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