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侠

3月23日,笔者来到淮滨县期思镇唐营村养鸡基地。期思镇养鸡协会会长楚其中说:“去年行情不错,鸡蛋销往广东、浙江等地,卖了个好价钱。我们镇养鸡业能有今天的规模,多亏了电气化建设。”

在唐营村“养鸡大王”胡长贵的养鸡场里,胡长贵正用电炉为雏鸡取暖。他说:“这是今年我买的第一批鸡苗,开展规模化养鸡,温度是关键。”

2000年,胡长贵建立了养鸡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前,唐营村的供电半径长、线径小、电压不稳定,胡长贵加工饲料要跑到5公里外的地方。2008年,淮滨县电业局开展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对100多个配电台区进行增容,增大了导线线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用电有了保障,胡长贵扩建了养鸡场,购买了全自动饲料粉碎机、温湿自动控制设备等,他家的养鸡数量当年增至8000只,鸡蛋年销售量达130吨。谈起收入时,胡长贵指着不远处的一座三层楼房说:“那是我刚盖的。今年,我还添置了液晶电视、冰箱等家电,我儿子上大学的费用也全靠养鸡。”

在另一家养鸡场,几名头戴安全帽的供电员工正在检查电力设备。该养鸡场负责人陈志远说:“2009年年初,俺急着建养鸡场,供电企业为俺简化用电手续,供电员工冒雪勘察、施工,他们一干就是半天,腿都冻麻了,施工结束时连口水也没喝就走了。俺的养鸡场当年盈利,这跟供电企业的支持分不开。”

在唐营村,一座座养鸡场如雨后竹笋般建立起来。楚其中说:“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加快,我们镇掀起了养鸡热潮。目前,全镇9个行政村有600多户农民从事养鸡业,养鸡数量100多万只,年产值9000多万元,群众走上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