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 超)日前,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天,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185件,其中咨询137件,申诉案件43件,举报5件。我市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情况分析显示,家用电子电器类消费投诉占总量的23.24%,居投诉首位,日用百货类、烟酒饮料食品类投诉紧随其后,与去年同期相比,对家用电子电器类、电信互联网服务类、汽车类的投诉有所增加。

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情况分析还显示,商品类消费咨询热点主要集中在服装、鞋、汽车上。有消费者反映购买的服装开线、起球、掉色等情况是否属质量问题,没有消费凭证和“三包”卡是否可以要求商家退、换货。对鞋类咨询主要是:皮鞋断底、断跟、脱胶的“三包”规定。汽车质量方面的咨询成为今年的热点。服务类消费咨询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食宿、娱乐服务上。主要表现在:一是反映部分运输公司、出租车车主擅自涨价和拒载;二是消费者在接受服务和购买商品后,商家不出据服务单据、发票、凭证等;三是住宿物品被盗后旅店是否应承担相应责任等。

与过去相比,电视、网络购物咨询增多。在电视、网络购物中,一些不法商家以中奖、回馈老客户名义推销新产品,消费者付款后发现寄来的商品质量低劣。而发货地址往往是邮局地址,有的甚至销售地与发货地不在同一省市,消费者往往不知向何地投诉。

从受理消费者的申诉情况看,现在申诉热点主要集中在通讯器材、房地产、汽车类上。从申诉情况看,手机质量申诉仍居榜首。有消费者反映,其购买的手机出现自身性能故障而引发的质量问题,如屏幕无显示、自动关机、音量不清、功能失效,商家以手机要检测为由,不作退、换货处理。手机在“三包”期内修理,修理部还要收取不合理维修费。房地产类的申诉也在明显增加。投诉内容涉及房屋质量、物业管理等各个方面,而在开发商和业主的矛盾当中,开发商又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就使得消费者的维权之路走的较为艰辛。随着汽车进入普通家庭,汽车的质量问题成为今年申诉的热点。其主要的问题除涉及内在质量差,发动机、变速箱等主要部件在“三包”期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还有售后服务差,在售后过程中鉴定难、取证难、折旧费高等问题。

市工商局工作人员提醒市民,根据目前投诉记录来看,不少投诉内容都是很长时间以前发生的,不但失去了最佳投诉时机,同时也给相关部门处理投诉带来一定难度。对此,我们提醒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及时拨打12315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