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题组
全市“华英农业”富民计划动员大会召开之后,华英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曹家富信心更足,劲头更大了。
他介绍,华英是一家以肉鸭、肉鸡加工为主,集种禽繁育孵化、商品禽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冷冻加工、熟食加工、羽绒制品等系列化生产于一体,产业化配套成龙的国家大型禽类食品加工企业,是国内乃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鸭养殖加工企业。去年12月16日,“华英农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这是继双汇、三全之后我省第三支农业股,也是中国鸭业第一股,目前企业总资产已经达到19个亿。
谈到发展思路,曹家富胸有成竹地说,为抓住当前历史发展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特别是王书记提出的“111333”富民计划,华英制定了未来3年发展规划。制定了“争创世界名牌,打造百年华英”的发展战略。主要发展思路就是突出主业,做大做强相关产业,即以鸭为龙头,以肉鸡和熟食为两翼,着力打造种苗繁育、禽类屠宰、熟食加工、饲料生产、羽绒制品和物流产业6大产业板块,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进而培育信阳新的经济增长点。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谈到发展目标,曹家富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按照“111333”的总体战略部署,华英计划用3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华英,达到产值翻番,实现产值超百亿元。计划在2010年~2012年期间,上马17个项目,总投资21.7亿元,实现年出雏禽苗3亿只,加工禽类3.2亿只,年产熟食制品12万吨,年产羽绒2.2万吨、羽绒制品100万套,年产系列配合饲料200万吨,最终达到年产值120亿元,实现利税3.9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
结合这次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华英富民”行动计划,曹家富坦诚表示,企业今后一是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养殖政策。继续推行“五保一扶一优”的养殖承诺;根据养殖布局,充实壮大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对养殖技术的培训与服务力度,使养殖农户实现最大利润。建立功能齐全的社会养殖结算服务大厅,对新建养殖场户实行“四专、一卡通”一站式结算体系,定期召开养殖政策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让广大养殖场户了解和掌握集团养殖动态及结算政策。二是确保社会养殖取得更加丰厚的收益。华英将建立与养殖农户良好的“鱼水”关系,通过实行“订单农业”,确保养殖政策的稳定性、饲料营养的科学性、农户养殖水平提高的持续性,实现集团效益、农户利益双赢。三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再度腾飞。在养殖布局上,形成南鸭北鸡的养殖格局。设立生产技术服务指导站,依托华英先进的科研所、实验站等技术优势,帮助解决广大养殖户在生产中存在的共性困难和问题,通过科学、规范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四是加快推进规划项目建设步伐。在打好养殖基础的前提下,用3年时间上马17个项目,即4个上市项目、9个主营业务及配套类项目、4个其它类项目。通过实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做大规模,做强效益,确保华英集团持续走在世界禽类行业的最前列,为助推县域经济和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开栏的话
3月17日,我市召开实施“华英农业”富民计划动员大会。这一富民计划是加快信阳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工业小市向工业大市跨越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是市委、市政府在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它不仅仅是潢川的事,更是全市的事。会议要求全力推进“华英农业”富民计划的实施,力争早结硕果,早见成效,夺取全市农村改革开放的新胜利。为了贯彻落实“华英农业”富民计划动员会议精神,加快实施这一计划,引领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发展。本报开辟《华英农业富民计划》系列宣传报道专栏,采用消息、通讯、评论等不同形式,宣传实施这一计划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为“华英农业”富民计划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