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克秀

相传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多起来。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

二月二在“惊蛰”前后,大地解冻,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也把“二月二”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于我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据说,这一天龙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

据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明人于奕正、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春雨贵如油”,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

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召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我不相信什么龙王,但希望这个美丽的传说能带来淅淅沥沥的春雨来滋润农人的庄稼地,也给人间带来一个丰收的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