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 征

“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三新一老’,就是新单位、新面孔、新要求,继续抓好城市管理这一老问题。”日前,在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揭牌成立之际,该局局长胡亚才毫不讳言市政府机构改革后面临的新课题。

曾几何时,议论、等待……维护城市“脸面”与“里面”的“城管人”的心情也曾如“五味瓶”一般,但是,伴随着我市政府机构改革大幕的开启,他们开始权衡自我、关注岗位,并更多去品味、“改革”的真正内涵。与之而来的是,作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的每一位主角,再次走向考场,迎接新的考试。

考题之一——

“1+1”如何作答?

从历史上来讲,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不只是一个跨越的实现,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启。从数字上讲,市公用事业局和市行政执法局两局的合并,不只是数字的加减,更是资源整合的放大。

一位受党教育培养多年的干部,一位公职人员,一位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家庭成员,我们时刻离不掉的是责任、团结、形象与发展。正如组织部副部长胡建全与新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讲到的“四个倍加”那样,倍加珍惜团结、倍加维护形象、倍加勤奋工作、倍加注重发展,如果新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把“四个倍加”深刻理解并运用到工作中,1+1答案是什么就一目了然。新局刚刚成立,从合编到合心再到合力需要一个过程,然而时间不允许我们观望、他人的努力也不需要我们等待,现实也不容我们再忧虑,只有把团结视为工作的基础,把形象视做我们的生命,把勤奋当成事业成功的阶梯,把发展做为破解难题的前提,“1+1>2”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每个人的价值一定会在新环境下得以再次承认,快乐与充实必将在工作中得以满足。

考题之二——

一张白纸,如何绘图?

俗话说得好,一张白纸好绘画,但如何绘,从那里绘起,是有其规律的,方法得当可能就事半功倍。

就我市整个机构改革来讲,相对而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存在着“三最”特点,人数整合最多、管理职能最多、管理对象最复杂。如何在机构改革期间工作不断档,人员管理不漏位,制度落实不空转。无论是对于新一届班子来讲,还是对各级组织来说,需要的是自觉,自律、自重。

2月5日下午,该局第一次副科级干部会上,首任局长胡亚才代表局党委对当前工作开展提要求时讲到,一要讲大局,以工作促进稳定。二要讲团结,以品行实现和谐。三要讲规矩,以制度保障发展,四要讲团结,以公正用人倡树导向。

这“四要”不仅为各级领导指明了工作的着力点,也为每一位同志指明了努力方向。只要各级组织、每个人按照“四要”的要求来做,我坚信未来城市综合执法局的画卷会更美,个人的前行轨迹也会更美。

考题之三——

同一起跑线,谁能领跑?

历史只能说明过去,面对新家庭的新成员,同处在新的起点,同站新的起跑线上,谁能成为新领跑者,不仅仅是对新建局委领导班子的考验,也是对“城管人”的考验。

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勇向前!众人划桨开大船。如何将合上的书续写出新的篇章,怎样续写新篇章,是每一位“城管人”考虑的现实问题。按照市政府关于机构改革的精神,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与市城市管理公用事业局的合并,就像合上一本厚重的书。在这本书里,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已有的两局党委与工作人员,携手申城人民,用最大的热情,最大的努力和最大的责任,书写出了一个个辉煌。

“‘三新’告诉我们,要一切从零开始,一切从头做起,一切从现在起步,意味着没有过去与曾经,没有新兵与老兵可言。”办公室主任李明胜说,对于一级组织、一届领导来讲,看一个人的觉悟、党性与品行如何,最能检验的是关键时刻的行动与作为,对于一个人政治上是否成熟、人品上是否高尚,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谁能在这一关键时刻,角色转换快,进入情况迅速,谁能在新的起跑线上发力猛、方向明,谁就能成为新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