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 征

“2010年,历经十七届的信阳茶文化节将易名为信阳国际茶文化节。”这则消息来自2月28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议上,会议的议题之一就是研究中国茶都——信阳第十八届国际茶文化节暨2010中国绿茶大会的筹办工作。可以说,届时,第十八届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外宾朋的面前。

“咱们信阳市位于大别山与淮河之间,是我国南北分水岭,而这种环境特别适宜茶叶生产,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注定了信阳成为‘百姓信任的产茶地’。同时,‘浉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也形象地说明‘用浉河中心水冲泡车云山毛尖茶’的饮茶之道。”日前,在海拔六七百米的车云山巅的车云山村,市茶叶商会会长、信阳五云茶叶(集团)公司总经理阚贵元向记者讲述信阳毛尖茶独特的优势。

文新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新告诉记者,如今,信阳毛尖茶质量已经有了国家标准,就是《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质量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确保了信阳毛尖茶特有的质量,同时也注定让信阳成为“百姓信任的产茶地”。

从信阳茶叶节到中国信阳茶文化节,从中国信阳茶文化节到信阳国际茶文化节,毛尖茶为信阳增添无限魅力,魅力信阳因毛尖茶扬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壮大茶产业,本着“建好新茶园、管好老茶园”的基本思路,不遗余力促进新茶园的开发。去年,为把茶产业做大做强,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信阳市“十一五”茶产业发展纲要,纲要指出,到今年年底,全市茶园面积发展到150万亩,茶叶总产值增加到50亿元,力争夏秋茶叶资源开发取得重大突破,重点抓好五云茶叶产业园、文新茶叶新科园建设,拉长茶产业链条。

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热潮中,茶文化日益成为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宗教信仰的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成为连接和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又一座桥梁。目前,“信阳毛尖”已占据国内绿茶市场较大份额,在国外也独占鳌头。可以说,历史、自然和地域赋予信阳茶叶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休闲旅游优势,同时,“信阳毛尖”的文化品位也将日益凸显,文化氛围日渐浓厚。

今天,“信阳毛尖”愈发成为魅力信阳的烫金名片,而魅力信阳又因“信阳毛尖”而享誉海内外。作为“信阳毛尖”的主产地信阳,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市委、市政府致力茶产业发展的雄心,有勤劳朴实的信阳人的信心,加之全社会尤其是消费者的热心,“信阳毛尖”一定会香飘世界!而且,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人文优势的“信阳毛尖”,堪称魅力信阳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必将以其悠久的茶文化、伴随着第十八届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帷幕的拉开响彻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