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富
“过新年,穿新衣,家家户户笑嘻嘻。走亲戚,访朋友,你来我往有情义”。
2月12日,农历已丑年腊月二十九的上午,温家宝总理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温家宝总理的讲话,让中国的老百姓对生活的尊严有了新的希望,我们期待着。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无异是执政党新的许诺,也给了民众新的企盼。在我看来,这是党和国家虎年送给百姓的最好礼物。
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是对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新的诠释。从根本上说,人生而平等,生存权是人的最基本的尊严。因此,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上,这些最基本的民生问题解决了,老百姓才能获得做人的起码尊严。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党和国家这许多年的种种努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获得了尊严感。特别是这些年在“三农”问题上的种种举措,可以说使中国农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活尊严,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看医贵、看病难,高企的房价,不菲的学费,也让很多的老百姓离“尊严”还有相当的距离,甚至对“尊严”还很陌生。
当然,要让人民生活得有尊严,仅仅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等物质方面得到满足,还是不够的,或者说这只是让人民生活得有尊严的第一步。要让人民生活得有尊严,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快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实现已经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真正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让人民真正享受到宪法赋予的各项公民权利,注意并尊重民众的政治诉求,提高民众对国家事务的参与度,使广大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有更大的发言权。也就是说,要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增强民众公民意识的思想,尽快落到实处。
人民的生活尊严是由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组成的,缺一不可。胡锦涛总书记从十六大以来一直强调“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党的十七大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无一不是为实现和保障人民的生活尊严而做出的努力。温家宝总理的这个讲话,让中国的老百姓对生活的尊严有了新的希望,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