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残旧的公共院。

□本报记者 杨 柳 文/图

2月3日,市民王先生致电本报反映他所居住的小区内长期以来生活环境差的问题。“我居住的小区位于市中心城区东方红大道旁,距离孩子所在学校市第三小学非常近,所以一直忍受着糟糕的生活环境,没有搬走。”王先生说,“一年一年过去了,马上又过新年了,看着没有改善的居住环境,还是忍不住给报社打了电话。”

记者随后来到该居民区,还没进到院内,一股难闻的气味就扑面而来。清理出的部分淤泥刚刚被垃圾车拉走,楼房前的地面被堆放的淤泥染成了乌黑的颜色,散发着阵阵恶臭。这个狭长的院内被简陋的平房占据了一部分,挨着平房的有小菜园,旁边堆放的还有柴禾等物品,油腻的泔水桶被堆放在大门旁的角落,院内的水泥地面已残破不堪。

居民们说,这个小区内总共三幢楼,“左边一幢是市计生委家属楼,右边好像是市防疫站的楼,而正对大门的楼不知道是哪个单位的,里面大多是租赁户。”

记者发现,这三幢楼除了计生委家属楼的楼洞朝着院内,其他两幢楼均是背面朝院内。其中,右边楼的一层住户几乎都占用了公共院的面积接盖了自家的平房。而正对大门的那幢楼据说住户也都从公共院内进出。

“所以说,这个公共院目前糟糕的居住环境不是单纯的哪幢楼居民造成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有些不自觉的居民把垃圾往破损的水泥地面下倒,我们这里经常因为下水道被堵塞而使积水横流。有些时候,化粪池里的粪水也会流到路面上。”

“说实话,我们这个小区位置多好呀,在中心城区主干道旁,上学购物都方便,可以算得上是黄金地段了。东方红大道干干净、漂漂亮亮,可谁能想到大道背后小区里的环境这么差呢?谁能来管管呢?”王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