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邵梦华)今年以来,针对街头发生的盗抢案件,我市警方紧密结合冬季社会治安特点,科学规划,建立了环绕信阳城区、各县区和信阳市界的四道防线,筑牢安全屏障。

我市警方在出入信阳周边的国道、省道与外市交界处建设了19个警务工作站,构成了第一道防线;围绕信阳城区、各县城区建设了9个警务工作站和31个治安检查站,构成了第二道防线;在交通要道,以派出所为依托设立了123个临时治安卡点,构成了第三道防线;在中心城区,建设以浉河公安分局、平桥公安分局、巡特警、交警等警种为主的街头流动哨所,严密社会面控制,构成了第四道防线。

因地制宜,科学统筹。市、县公安机关、各警种均可通过公安网进入系统平台查询各警务工作站的视频和实时抓拍的车辆图像信息。市指挥中心不仅可随时通过系统平台发布布控指令,对盗抢机动车辆、肇事逃逸车辆和紧急布控人员进行查缉、堵截,还可通过监控对各警务工作站进行现场调度和指挥。各警务工作站“黑名单”数据库实现了与全国被盗抢车辆、网上追逃人员数据库、违法车辆数据库的链接,系统会自动报警。各警务工作站身份识别系统能够自动扫描并识别二代居民身份证、机动车驾驶证,自动同网上追逃人员信息进行比对并报警。

理顺体制,保障到位。规范机构设置和机制建设。警务工作站实行站长负责制。其中环信阳周边的19个警务工作站以交警管理为主,环信阳城区的9个警务工作站和环各县城区的31个治安检查站以县级公安机关管理为主。同时建立了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辖区派出所、刑警中队以及公路收费站、相邻地区有关部门有效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及情报信息反馈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每个警务工作站分别配备3名交警、3名县(区)公安(分)局民警和6名保安人员。

以人为本,注重实效。赋予治安检查站、警务工作站对出入城区(市区)的出租车和可疑车辆、人员进行登记检查等7项职责,强化业务培训、考核奖惩,对抓获重大违法犯罪嫌疑人、截获被盗抢车辆的民警,实行“一案(事)一奖”,并给予通报表彰和物质奖励。实行中心城区联动勤务机制,确保做到24小时掌控社会面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