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常 征

目标——

2010年全市经济增长13%

不平凡的2009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们跨进了充满希望的2010年。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去年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国际金融危机,市委三届七次全会提出要打好六大硬仗——打好农村改革发展的硬仗、打好工业追赶跨越的硬仗、打好城镇建设管理的硬仗、打好县域经济发展的硬仗、打好体制机制创新的硬仗、打好社会和谐稳定的硬仗。

2009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努力化危为机,积小胜为大胜,打了一场漂亮仗,我市经济逆势上扬、回升向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成效卓著,干出了农村改革的新天地,干出了城镇建设的新风貌,干出了民生和谐的新局面,干出了干事创业的新气势,干出了跨越发展的新速度。过去的一年,虽然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经受的考验比预料的多,但取得的成绩比我们预料的要好。省委书记卢展工说:“从信阳的班子、领导干部、基层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来看,有一种求上进、求发展的意识,也有一种求发展、谋发展的凝聚力。”

2009年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将突破950亿元,增长12%以上,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这一指标,无疑为2010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据此,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0年我市经济增长目标为13%。为实现13%的增长目标,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还确定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出口增长1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等一揽子目标计划。

这一指标是市委、市政府在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市情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并充分酝酿讨论后提出的。无论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等要求看,还是从国内外环境,我省经济增长的潜力、发展态势看,这个增长速度都是必要的、可能的,也是适宜的。

实现13%的增长目标,我们有很多有利条件。

背景——

经济持续向好 形势依然严峻

胜利面前,决策层十分冷静。“总体上看,尽管形势复杂,但企稳向好是2010年经济发展的主流,形势总体上是有利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这样的判断。

危中有机,事在人为。从市情看,我市在困难情况下取得了保增长、保态势工作的重大胜利,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已进入加速实施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前景广阔。去年我市逆“寒流”而上,抓住机遇,一方面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另一方面开工建设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拉动力和后续支撑能力强的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实现大突破,全市落地亿元以上项目69个,总投资额188亿元,合同利用外资增长94.4%,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全市掀起的重点项目建设热潮,成为经济寒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2010年发展蓄足了后劲。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持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主要任务,(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