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 菲

一个有着人间天堂般美景的避暑胜地;一座见证中国早期对外开放、演绎出许多故事的神秘之山;一片曾经“洋人”云集,建医院、办学校、修教堂,“西人”奉为乐园的安乐之山;一处历经战火的历史之山……这里有着太多的传奇,这里被赋予了大自然的神奇,这,就是信阳鸡公山。

1月15日,积雪刚刚融尽的北京城阳光照耀、天空蔚蓝。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北京厅内气氛热烈。国家、河南省领导,43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节,国际组织的官员,16家旅行社的代表,群贤毕至,参加一个会议并为一座山而震撼。

这一不同寻常的会议是2010中国鸡公山国际文化旅游推介说明会。

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许慕韩,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大卫先后致辞。热情洋溢的话语饱含着对鸡公山、对信阳的深情和挚爱。信阳市委书记王铁对鸡公山的推介,让人身临其境,似乎漫步在云中公园,在历史中穿行。宣传片《接近天堂的地方》令人如痴如醉,陶醉在诗情画意的场景中,一些外国朋友不时发出 “How beautiful(太美了)!”的感叹

“我的祖父马丁逊1902年来到中国,他是第二位在鸡公山上建造别墅的人 ,我的父母是信阳的传教士, 1927年我12岁时,在鸡公山上度过一个暑假,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假期。”美国的马保罗先生述说着他的家族与鸡公山的不解情缘。这段情缘因为鸡公山而绵延。

2001年,马丁逊先生的两位后人马霞乐和马保罗(他们也是鸡公山美文学校的学生)及其配偶和欧威德先生,发起成立了中美服务促进会,以鸡公山为基地,开展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我们与鸡公山息息相关,利用各种休闲和聚会把人们从中国和世界各地聚集在鸡公山上,这是我们的工作计划。”(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