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旅游局局长童光亮。 |
□本报记者 徐 靖 文/图
我市是旅游大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我市提供了优越的旅游资源,利用好这一资源,助推经济发展是我市长期以来的战略定位。在河南省确立由文化大省转化为文化强省、旅游立省的大背景下,我市积极响应,做出“旅游立市”的战略决策,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实践证明,旅游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加强环境保护、拉动消费、促进就业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如何挖掘信阳文化,展现地域风情;如何旅游立市,使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最大效益,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旅游局局长童光亮。
2009年全市旅游业取得了新进展, 具体表现为“八个突破,两个提升”
在谈及2009年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时,童光亮说,过去的一年是全市旅游行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旅游市场全面复苏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下,全市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加快发展,使全市旅游业取得了新进展。具体表现为“八个突破,两个提升”。
八个突破:一是旅游发展目标实现新突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894万人次,同比增长20.3%;旅游综合收入21.64亿元,同比增长38.5%。二是旅游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扎实推进“旅游立市”战略深入实施。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南湾湖茶岛、“夜游浉河”项目等精品工程都取得实质性进展,进一步提高了我市文化旅游品位,引领文化旅游产业走向高端。三是旅游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按照“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工作思路,积极用活政策,展开大招商、招大商活动,促使一大批项目达成协议或落地。2009年,全市旅游签约或达成意向项目有8个,总投资12.5亿元。全年累计争取国家、省旅游发展资金3000万元。四是旅游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鸡公山、南湾湖景区实行企业化管理,灵山风景区实行股份制经营,改造九华山等5个景区,为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五是旅游营销实现新突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综合运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实施“走出去 请进来”战略,加强与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各级主流媒体合作,实现旅游宣传和市场开发。六是旅游要素建设实现新突破。积极开展景区创A工作,大力开展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工作,积极开发旅游商品。七是对外合作交流实现新突破。积极加强旅游对外交流合作,承办了2009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信阳巡游和最佳泳装小姐大赛活动;加入东北亚联合体,构建了与世界旅游合作的平台;成功主办首届固始根亲文化节、黄国故城陈列馆盛大落成典礼和灵山重修竣工庆典,为旅游业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交流、合作与发展平台。八是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建设实现新突破。红色旅游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截至目前,全市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有6家,备案红色旅游景点有10家,年接待游客33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7.8亿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截至去年年底,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9亿元,安排就业人员5000余人,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两个提升:一是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深入旅游星级饭店、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协调解决制约旅游企业发展的难题;聘请资深旅游酒店专家对旅游饭店进行会诊,有效地提升了服务管理水平;大力加强旅游市场监管;组织了新《旅行社条例》宣传培训,加大了贯彻执行力度;开通了24小时旅游咨询服务热线,加大游客投诉的查处力度。二是旅游年票市场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行信阳旅游年票制度,把全市16个景点纳入年票使用范围,建立了30个覆盖全市各县区年票发售点,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据统计,有50万人次使用年票游览,带动了相关产业1亿元的消费,推动了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与此同时,年票的成功运行,也吸引了周边市区前来取经。
童光亮说,在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的旅游产业还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旅游要素“短板”现象仍然存在、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的支撑等问题。在新的一年里,全市旅游工作单位要在这些方面多加注意,想方设法克服这些问题。
2010年全面实施旅游立市战略,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全年接待游客力争达到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力争达到30亿元。
谈及今后的工作,童光亮信心十足。他说,2010年,是全面实施“旅游立市”发展战略的第一年,也是旅游业立足新起点、按照新要求、瞄准新目标,实行转型升级的最为关键一年,大力抓好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要实现上述目标,童光亮希望各旅游工作单位要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克服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做大做强我市旅游产业,让旅游业切实成为宣传信阳文化、展现地域风情、打造城市名片、繁荣信阳经济的强劲动力。
全市旅游工作单位将围绕2010年的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推进“金鸡复鸣”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的总体部署,以高端带中低端、休闲度假带观光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试验区建设。二是实施重点项目带动发展。继续推进十大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着重抓好一批具体项目,力争以大投入促进旅游业成规模、大发展、出效益。三是组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启动《信阳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构建面向2020年的信阳旅游高标准、高水平发展蓝图,促进旅游多元化发展。四是加大旅游宣传和主要客源地市场开拓。综合运用媒体、节会产品、区域旅游合作等多种手段,做好宣传促销和市场开发工作,进一步提高信阳旅游影响力。五是进一步叫响大别山红色旅游品牌,全面提升信阳红色旅游的影响力。紧紧抓住国家编制第二期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机遇,力争使我市更多的红色旅游项目进入国家的发展纲要中。六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创办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为契机,结合全省“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活动,重点抓好“一区两带十村”建设。七是大力推进旅游企业改制步伐。以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旅游景区、旅游饭店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积极发展股份制旅游企业,广泛吸纳民营、外资和各种社会资金投资旅游业。采取资产划拨、合资合作、兼并等方式,对景区、酒店等国有优良资产进行重组,组建信阳旅游集团公司。八是全面提升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化景区创A、饭店创星及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等创建工作。九是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继续加大对全市旅游行业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创新教育培训的理念和方式,提高培训教育的实效。
在谈到2010年的工作时,童光亮表示,市旅游局将着力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着力开展旅游宣传促销,着力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在“立”字上下功夫,实现“好”与“快”的有机统一,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魅力信阳做出积极贡献。
童光亮最后说,信阳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既有秀丽的自然风光,也有丰厚的人文景观,还有一大批红色旅游景区,热忱欢迎世界各地朋友来信阳,体验信阳山水的神奇魅力、中国茶都的炫丽之美,相信信阳的奇山秀水一定会给游客留下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