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松
去年以来,浉河区供销社在基础差、底子薄的情况下,抓住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机遇,结合自身实际,扎实推进“新网工程”、“复活工程”,积极构建供销专业合作社,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从而使全系统干部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各项工作均居全市前列。
浉河区供销社原在市中心有不少销售网点,但随着城市的撤迁,很多销售网点都被撤掉,该社一度陷入困境,举步维艰。面对这些问题,新领导班子不怨天、不怨地,而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底子、找问题、理思路,从去年年初至今,供销社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的工作思路,把供销工作融入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着眼于党委、政府关心的大事,坚持经营服务一起抓,努力实现农民真正受益与供销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
树立创新意识,变“等、靠、要”为“争、闯、试”,以创新激活供销社发展的动力,从而确立了以“服务三农”为中心,以“实干”统领工作全局,以“新网工程”建设为切入点,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的新思路,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为新形势下供销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整合渠道,编织服务三农新网络。按照“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的思路,该社变“开办门店”为“编织网络”,把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作为服务试验区建设的抓手、作为供销工作的“一号工程”、“希望工程”,抓好抓实、抓出效益。一是编织农民消费便利网。对现有的100多个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点进行改造、整合、优化,统一标识、统一编号,改建成了一批惠农、为农、利农的小超市或连锁便利店,为农民构建省时、省钱、省心的购物环境。二是编织农资供应放心网。对系统40个终端网络店,严格规范经营管理,强化行业自律,严把农资进货关、储存关和销售关,坚持“三项承诺”服务,杜绝假冒农资商品进入供销社经营网络,净化农资市场。并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信息咨询、上门送货、预约订购等服务。去年以来,共向农民供应各种优质农资7000余吨,让农民用上了“放心肥”。三是编织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网。完善安泰烟花爆竹配中心设施,大力推进“611”工程(6个以上市内配送站、10个以上乡镇网络店、100个以上终端零售网点),实现配送能力达2万标准箱,以“宁叫经营受影响、不叫安全出问题”的经营理念,打造全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网。
四是编织再生资源循环网。对原回收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成立了全区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公室和再生资源行业协会,恢复了再生资源业务。
整合组织,构建服务三农新载体。该社紧紧抓住供销业务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发展于农村的现实,重点从专业合作社建设上寻求突破,积极探索多元办社、多层次联合和多形式合作模式,在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以“无偿服务”为原则,以诚信为本,走一乡一特、一社一品的特色合作之路。其领办的合作组织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建设的速度在全市供销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该社领办、创办的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专业合作社10个,入社农民518户,辐射带动农民5000余户。10个专业合作社各具特色,基本上突出了浉河区农村经济的特色。其中,联农茶叶专业合作社、绿野板栗专业合作社、益农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形成“农户+专业合作社+公司”模式,拥有自已的注册商标,拉长了产业链条。通过创办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民增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截至去年年底,该社实现商品购销总额74026万元,同比增长1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230万元,同比增长20%;招商引资、专业合作社建设、安全生产等工作均居全市供销系统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