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军

黄予闽在浉河区双井办事处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始终牢记“司法公正,执法为民”的服务宗旨,积极投身于农村基层,扎根在司法所长位置上,无怨无悔,一干就是21年,先后调解民间纠纷600余起,其中疑难复杂民间矛盾纠纷150余件,调解成功率在98%以上,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信赖、赞誉。

守好基层稳定第一道防线,是黄予闽工作的重心。她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的需要当成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来做。2009年8月,双井办事处辖区回民组群众40多人,将靠近淮河的何寨林场道路挖断,并派人日夜守候,不准运沙车通过,承包沙场老板召集10多辆卡车,并将挖掘机开来,双方情绪都很激动,许多过路的群众也被阻,形势非常紧迫。得知情况后,黄予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过两天不厌其烦的耐心劝解,回民组群众及沙场老板情绪才渐渐稳定下来,双方最终握手言和,一起有可能上升为械斗的纠纷化干戈为玉帛。

在20多年的基层工作中,黄予闽注重关心农民工、妇女等弱势群体,主动为他们提供法律帮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2009年4月8日,满面愁容的中年妇女朱某一走进司法所就大哭起来。原来18年前朱某丈夫意外死亡,她带着儿子改嫁同村同组赵某,原老宅全部倒塌(有房屋产权证为证)现发展为竹林,与前夫死前所载竹林(有林权证为证)连成一体。其前夫的弟弟张某认为,兄死、嫂带着侄儿嫁人了,他是亲弟,他哥留下的财产应归他所有。张某恃强凌弱,多次私自砍伐竹子卖,朱某及其儿子去阻止,被其连打带骂,并威胁要砍死他们,整天生活在担心害怕之中。黄予闽听后,拍案而起,当即赶赴朱某、张某家进行调解,并与该村调委会主任一起现场察看竹林状况。张某认为调解员是在帮朱某说话,极不配合,骂她多管闲事。黄所长毫不气馁,耐心向朱某讲解婚姻法、继承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使张某态度有所转变,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朱某也表示只要把竹林界线通过乡、村、组划清,要回竹林,她和儿子也不再追究张某的法律责任,双方终于在司法所达成了调解协议。

刑释解教人员是个特殊群体,回归社会后,与现实脱节,心理、生活都难以适应,管理难度大。为做好此项工作,黄予闽费尽了心思,做到平等对待,真诚沟通,尽自己最大努力使他们过上正常的生活。余某杀人未遂,被判死缓,坐牢22年后回归,现已年近60岁,面对破碎的家庭、困难的生活,失去了活着的勇气。黄所长第一时间赶到余某身边,积极开导他,稳定其情绪,然后联系所在村组,帮他找住房,置办些生活必需品。接着,在黄所长的帮助下,余某已找到了份临时工,有了稳定的收入,开始逐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由于安置帮教工作做得细、做得实,自2004年以来,全办事处36名刑释解教人员无一重新犯罪,安置帮教率达到了100%。

黄予闽简介

黄予闽,女,43岁,1989年从事司法行政工作,现任浉河区双井办事处司法所长。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党工委、办事处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被区司法局评为优秀调解员、优秀司法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