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夏宗明 钱洪波 虞 静)“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每天下午,50多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聚集在英烈广场演唱经典红歌,这已成为新县县城独特的一景。

新县有“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之称,是全国著名、全省唯一的将军县。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留下了7处国家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和300多处革命遗址遗迹,光荣的红色历史铸就了新县红色文化的灵魂。

新县抢抓“1231”发展机遇,先后筹资3亿多元,对县内红色景点进行修缮,贯通红色旅游线8条。成功创建了烈士陵园、许世友将军故里等5个AAA级景区。

为传承红色历史,新县红色景点率先对青少年免费开放,红色资源成为青少年德育教育“大课堂”。新县每年都举行隆重的清明节祭奠革命先烈活动,引领社会各界,共同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不仅如此,中国人民大学、河南省省直机关党委等60余所高校和事业团体将新县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围绕“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的发展定位,新县抢抓被定为全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的发展机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以许世友将军传奇经历、革命故事为内容编印了《一代名将许世友》、《大别山劲松》、《血溅青龙》等红色书籍,组织广大文艺爱好者创作出版了《将星璀璨》、《永远的丰碑》等红色革命书籍20余套;创作了《吴焕先下山》、《许世友探母》等多部剧本;唱红《八月桂花遍地开》、《歌唱将军吴焕先》等经典革命歌曲。

拜将军墓、登将军山、游将军城、听将军戏、唱经典红歌、讲革命故事……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尽享红色大餐!仅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10.2万人次,相关收入达3100万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5.5%、27.8%。

为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加快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步伐,新县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广泛开展“唱红歌”活动的意见》,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唱红歌、跳红舞”活动。全县各中小学通过“唱红歌”,形成“校校有活动、班班有歌声”的良好氛围;千斤、田铺、周河、浒湾等十几个乡镇,相继举行了“唱红歌”活动启动仪式;新县还面向全县举行了“红歌红”歌手大赛。学生唱、干部唱、群众唱,新县上下掀起一股唱红歌的热潮。据不完统计,今年以来,该县各乡镇(区)、县直各单位共举办“唱红歌”等活动120余场次。

同时,新县精心挑选50余部红色影片,在新县广场、古戏台广场等公共场所集中放映;隆重举行了纪念建国六十周年“将军杯”书法、美术、摄影邀请展;在县体育馆举办了“唱红歌·迎国庆”全县中小学生红歌会,用嘹亮的歌声向祖国的生日献礼;全县干部职工精心推出“迎国庆”大型文艺晚会,将新县红色文化活动推向高潮。

读红色历史,震撼灵魂;品红色文化,涤荡心灵;唱经典红歌,凝聚精神……在新县这块红色的沃土上,红色大戏越唱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