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夏宗明 钱洪波 虞 静)日前,新县九龙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新县创新农村金融工作、以民间资本支持农村改革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是新县利用金融资本的杠杆作用助推试验区建设的又一成果。
今年以来,为加快试验区建设步伐,新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县域内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用于当地贷款奖惩办法》等文件,全县农村金融创新工作取得了新突破,为全市探索三农问题、破解金融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金融机构发展态势好。早在试验区建设启动初期,新县就制定了农村金融改革工作目标,先后在新县农村信用联社和千斤等乡镇召开农村金融创新工作现场会、促进会,并举办了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培训班,全体县级领导干部和14个乡镇党政主职及分管副职、新型金融机构发起人接受了专题培训,为新县创新金融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新县九龙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已经开业;新县农村信用联社在全省首家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建立农村商业银行,目前已正式挂牌成立;陡山河鑫源、八里畈广利等4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已投入运行,吴陈河建勋、苏河荣达等1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正在报批中;市商业银行也在新县设立了分支机构。
担保抵押机制活。为增强金融资本的抗风险能力,新县整合资源,成立了注资1.2亿元的新县发展投资公司和注资1亿元的金源担保有限公司,已为安太、绿源等8家中小企业提供1030万元的贷款担保,新林、新凯凌等4家企业贷款担保正在办理之中。新县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流转服务机构,制定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细则》、《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暂行)》等,在全市率先开通农村产权流转服务网,实现了产权流转“网络咨询、中心交易”。目前,已发布流转信息2551条,流转土地3357宗,其中林地56.5万亩,耕地4.2万亩。
金融服务方式新。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特点,新县各金融机构创新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发了茶产业、地球人、农户小额循环贷款等信贷产品10个,盘活了金融市场,方便了群众,解决了农村建设筹资难题。新县农行成立了8支三农服务队,在乡镇设立了三农服务站,在全市率先开办涉农贷款业务,累计发放惠农卡8644张,投放涉农贷款8028万元,村卫生室建设贷款257万元。新县农村信用联社为200多名出国劳务人员发放贷款420余万元。邮政储蓄银行在吴陈河镇、八里畈镇设立了信贷服务大厅。农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联社3家金融机构在全县全面铺开了农户互保、联保小额贷款业务。
同时,新县还严格金融督察,实行月通报、季考评制度,金融机构的信贷热情空前高涨,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截至10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6亿元,较今年年初新增存款7.2亿元,增长21.5%;贷款余额16.2亿元,较今年年初新增贷款4.7亿元,增长40.9%,新增存贷比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