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全力修建农村致富路

信阳市县区农村公路建设辉煌历程综述之五

息县位于信阳市东北部,全县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可耕地148万亩,辖6个镇、14个乡和1个开发区,总人口95万人。2007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息县交通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努力拼搏,负重奋进,彻底改变了全县交通的落后局面,农村公路建设飞速发展。近3年来,全县共建设县乡公路175公里、通村公路603公里,改造危桥19座,人民群众出行条件大为改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实现了“一年变面貌、两年上台阶、三年争先进”的目标。息县交通局先后荣获“全市交通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并受到了县政府的通令嘉奖。

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扯面广,工作量大,涉及部门多,为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有序开展,县委、县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同招商引资、六城联创、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交通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协助分管同志具体负责全县农村公路改造的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全县上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组织领导体系和目标责任机制。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调查研究,对重点工程亲自抓,并经常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协调解决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强化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督促检查,从县督察局抽调一名副局长专门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督察工作,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进度进行全程督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落实建设资金,夯实物资基础

搞好农村公路改造工作,资金问题是关键。在融资过程中,息县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公路建设资金。一是争取上级补助。2005年至2007年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4480万元。二是县财政拨款。在县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3年拨款5667万元,无偿扶持农村公路建设,对农村公路重点建设项目,县财政每公里补助15万元,最大限度地减轻乡镇和农民群众的压力,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三是用好农民义务工。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前提下,发动农民出工积土、整路基、培路肩,解决了公路建设资金紧张的问题。 (下转第二版)

□杨 亮 许传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