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为传统农业地区的镇,要在全省1893个乡镇中摘取“百强乡镇”的桂冠谈何容易!然而,固始县城关镇却连续3年跻身全省“百强乡镇”之列,是我市惟一获此殊荣的镇。荣誉的背后,能让我们看出什么、读懂什么、想到什么……
编者按
从今日开始,本报刊发系列报道《九问固始城关镇》,尽管篇幅长一点,但是很值得一读。
在我市“当好中原崛起生力军、建设魅力信阳”的时代进程中,固始县城关镇是我市惟一连续3年荣获全省“百强乡镇”称号的镇,无愧为全市乡镇的排头兵。应当承认,连续3年、全市惟一,既是实力的体现,更是魅力的展示。他们干事创业的思路、情怀、做法、经验和精神等方面,很值得兄弟乡镇学习和借鉴。可以相信,在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热潮中,我市还会有新的乡镇跨进全省“百强乡镇”行列。这样的乡镇越多,我们信阳的魅力就会越大。
固始县城关镇是啥样?
该镇是一个大镇:辖区面积31.2平方公里,有1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6万多人,其中镇直管4万多人;人口与面积在全市乡镇中首屈一指。
该镇是一个重镇:312国道穿镇而过,是河南与安徽两省交界的第一镇,是我市在312国道沿线承东启西的“桥头堡”。
该镇是一个名镇:连续3年荣列全省“百强乡镇”之中,在我市222个乡、镇、办事处中独领风骚。先后被授予国家级“重点乡镇”、“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法制教育先进单位”和省级“六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
前不久,该镇第3次获此殊荣。这一次,更加引起外界的关注,不少人开始探究该镇获此荣誉的缘由。日前,记者走访了固始县城关镇,面对全省“百强乡镇”称号,该镇党委书记魏生灵坦诚地说:“荣誉都是一件事一件事干出来的。”
那么,人们一定想知道“干出来”的答案。
一问:强在哪里
答曰:财政增长实力强
当选全省“百强乡镇”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因为被评选为全省“百强乡镇”是需要通过23项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测评的方法,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测算来评定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刚性指标就是财政收入。
该镇的财政收入一路攀升。最近3年为:2006年2926.6万元,2007年3840.7万元,2008年5296万元。今年将突破6000万元大关,较2006年翻一番。
这样的速度来之不易。
众所周知,财政税收是检验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支撑乡镇社会发展的财力源泉。2006年,该镇第一次跻身全省“百强乡镇”之列时,既感到光荣,又感到压力。
压力来自自身的局限。该镇没有发展工业的资源,发展工业空间极小,过去支撑发展的10多个企业基本没有出路;个体私营企业中上规模、高科技、高利税的企业几乎为零;大部分社区经济基础薄弱,自身“造血”功能差。为此,该镇提出“借助外力、启动内力、形成合力”的保增长发展思路。借助外力,即招外资,通过大招商、招大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重商、亲商、安商、富商。
该镇辖区内原化肥厂倒闭后,20多亩地闲置两年多。2006年,江苏泰州客商洪芳通过招拍挂程序获得对其开发经营权。为了安商,该镇“经济110”办公室派出专人,协助客商办理征地批件、建筑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等。过去需要3个月办完的事情,该镇仅用1个月就办完广信泰州有限实业公司的手续。2007年,该公司开发的富有南方风格的水云居住宅新区落成,26栋小高层商住房以及别墅群在当地别具一格,洪芳当年缴纳税收300多万元,成为该镇的“十佳纳税大户”。次年,洪芳又投资1.5亿元在东城开发210多亩的水居·国际城,成为该县目前最大的住宅开发区。洪芳在接受河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肺腑之言:“城关镇为开发商创造了很好的环境,我们得到了很好的回报,这就是双赢。”
双赢格局体现在该镇财政增长的良性循环上。该镇辖区的小史河贯穿境内4.5公里,是一条泄洪渠道,由于年久失修,淤泥堆砌,成了垃圾沟、臭水沟。2007年,通过拍卖小史河两岸门面房开发权,安徽的安美集团到城关镇考察后,达成5年投资8个亿的协议,去年9月19日小史河治理全线动工。3年来,该镇已引进项目95个,总投资达99580万元,一大批客商成为纳税大户,最大的纳税大户年上缴税金达871万元。
与此同时,该镇不断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增加财政收入,先后推出四项新举措:建立税务代征处,统一协调税源征管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税收协税队伍,社区实行以奖代补或协税分成;大力开展宣传表彰纳税大户、诚信纳税人“双十佳”活动;依法启动房屋租赁税等新税种,做到应征尽征、应收尽收。(下转第三版)
固始县城新城区远眺。叶文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