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转眼之间,我们迎来了第十个中国记者节。2000年8月1日,在党中央的关心下,经国务院批准,决定以中国记协成立日,即11月8日为每年的中国记者节。记者节作为国家为记者这个特殊职业设立的节日,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闻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也体现了新闻舆论监督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记者作为“社会的良知”和“环境的守望者”,一方面,其工作被重视程度已经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一些部门特别是权力部门依旧把批评和监督当作是“挑刺找麻烦”,声称“影响政府形象”,“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因而态度暧昧。

记者是社会的良心。因此,客观真实的报道新闻事件,公开、公正地进行舆论监督是记者义不容辞的职责。绝大多数记者秉承做人的良知。恪守职责,自觉的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工作方针,深入基层,挖掘和采写了一大批反映人民群众奋发图强、激励人民群众奋发向上的好新闻。同时,对那些丑恶的社会现象,对那些欺压百姓、侵害群众利益的新闻事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公开的谴责,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

但是,尽管有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尽管有新闻受众的理解与关注,记者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时环境仍然举步维艰。大多数单位和个人对宣传他们成绩的新闻,即使是有些夸大,有些失实,也不会跟记者较劲、跟记者较真。但是,一旦是批评和揭露稿件,不管记者如何小心翼翼、如何谨小慎微,也要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究其原因,是一些被监督部门和领导干部出于所谓的“职业化谨慎”,对媒体的批评和上报的监督选题以及送审的批评稿件,总是以一种“护短怕疼”、“情面难却”、“如履薄冰”的心态,左推测,右揣摩,生怕暴露了问题,影响了形象,丢了“乌纱帽”,导致许多有悖于社会安定与健康的问题因缺乏必要的监督而迟迟不能纠正;使得许多有价值的舆论监督题材不是遭到“枪毙”,就是被“柔和处理”,减掉了“棱角”,削去了力度,少却了“辛辣”,或者干脆“束之高阁”,拖死再说。这种行为,看起来是一种“维护大局”、“态度谨慎”的表现,实际上是“滥徇私情”与“保官意识”的集中表现。这种“养痈遗患”的自利行为,客观上充当的是丑恶与腐败的庇护人,对党和国家的利益带来的损失是不言而喻的。“不怕你通报,就怕你见报”的说法之所以流传开来,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众对舆论监督的期盼和有关部门对此既怕又恨的复杂情感。

目前,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新闻舆论监督机制还不健全,新闻媒体对各种不良现象、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揭露后,总会遇到各种阻力和困难——下边告状,上边批评,关系网说情,直闹得记者精疲力竭、心灰意冷。面对如此境况,没有上级部门的支持及一定的勇气和毅力,舆论监督是很难搞下去的。“批评报道真难搞,搞了出力不讨好,弄不好惹火烧身。”这是一个新闻单位领导的话,它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有些同志搞批评报道吃了苦头后,索性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明哲保身的做法,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责任与义务,悄悄地放到了一边。

舆论监督是一种权利,一种代表群众的权利。美国第三届总统杰斐逊有一句名言:“宁要没有政府的报纸,不要没有报纸的政府。”从某种意义上说,保护媒体记者的合法采访权,就是在保护我们这个社会的良知和眼睛。在第十个中国记者节之际,希望我们信阳能够出现越来越宽松的舆论环境,这不但是政府开明的表现,也是信阳每一个普通百姓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