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时伺弄个花草什么的,是陶冶情操、享受生活,而一年到头待在园子里忙着施肥松土、整枝打丫、浇水喷药、修剪绿篱草坪等,那更多的则是一种辛劳与坚守。记者节前夕,带着对园林工人的一分敬意,记者走进他们工作的地方,体验了一下园丁的辛劳。

11月5日,虽然气温有所回升,但毕竟时令快到了冬季,感觉还是很冷的。当日下午2时40分,记者来到中心城区的南湖路奥运园时,园林工人已在此忙活了1个小时,他们正在为园林局楼后的树苗、花木追肥。“这块地是由堆了大量建筑垃圾的滩涂地改造而成,土壤十分贫瘠。现在树木进入休眠期,此时给其追肥,可防土壤板结,使肥料慢慢渗入树木根部,待明春天气回暖时,就有足够的养分供给树木萌芽抽条,使其茁壮成长。而树木壮了,不仅景观效果更好,还可增强其防御病虫害的能力。”听了市园林局奥运园管理中队队长李爱民的一席话,我开始对园林栽培有了初步的认识。

从工人师傅长满厚茧的手中接过铁锹,我扎下架子准备大干一场。手握光溜溜的锹把儿,铁锹对着树根部,正准备一脚踩下去,“慢!远点,要离树根30厘米左右。”我的鲁莽被紧急叫停。在班长老李的指导下,记者在一株细长的银杏树下铲出约5厘米深的坑,给肥员随后在坑内撒上复合肥,再覆土盖上。给肥工具是园林工人用矿泉水瓶剪成的,方便又实用。小树旁挖一个坑,大树得挖2个至3个,深浅远近都有讲究,好在这活不难,我一会儿就掌握了要领。挖坑、给肥、覆土……就这样,挖坑的一人负责一行树,给肥的站在中间,左一下右一下,配合得相当默契。

挖坑虽简单,但因地下有很多瓦砾、石头,铁锹经常受阻,有时一棵树得试三四个地方才能挖出一个浅坑。经过1个小时的努力,这块地上几百棵树的追肥任务终于完成。此时我早已口干舌燥、双手发烧、身上微微出汗了。

中间休息10分钟,大家喝着自带的水,冰凉的矿泉水让口渴的我一口气喝下了半瓶。闲聊中得知,这些园林工人大多来自附近的二号桥村和飨堂村,他们看起来都超过了50岁,班长老李今年60岁,还不是最大的。每月基本工资550元,他们都干好几年了。

休息一会儿后,在老李的招呼下,队伍转移到路边的另一块园子。这里阳光充足,桃树、石榴树长势良好,栅栏上的藤本月季还在寒风中顽强地开着花儿。“这桃结得可大了,石榴也长得好,看着真喜欢人。”同行的李阿姨指着满园子的果木树回忆道。据她介绍,奥运园中队共15个人,其中的9人负责奥运园及河对岸市委党校至茗阳阁之间共230亩游园的环境保洁、园林养护等工作。

“我们每天上午7时40分、下午1时40分就上班,先得搞保洁,让游人有个好心情。像施肥松土、整枝打丫、浇水喷药、修剪绿篱草坪……这园林上的活多着呢,特别是今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更是没得闲,双休日就没休过。好在辛苦没白费,专家对咱们的创园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边给肥,老李一边和记者唠嗑,言语里流露出成功后的喜悦。

5时许,我有事先离开奥运园。虽然只挖了两个多小时的坑,但回到办公室,还是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再也不想动弹。“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突然浮现脑海的这句诗,用在园林工人身上一点儿也不过分。

口本报记者方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