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拜读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文章《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让我这个做了多年老师的人不禁怦然心动,文章中写到:“我努力信任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的,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是啊,做教师的我,给他的会是什么呢?掩卷深思,扪心自问:除了看到学生每次考试后的分数,看到每节课的教学效果,我给他们了什么?与我朝夕相处的学生,我竟对他们一无所知,我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在干什么,他们的家庭怎样……我忽然有一种很重的失落感。
大学时候,我学的是英语专业,老师经常说起这句话:“你们将来做了教师,要努力做好老师,不要成为一味的教书匠!”当时并不十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后来毕了业,踏上了三尺讲坛,开始了自己的教书生涯,才慢慢品味出这句话的内涵。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入,我的生活和头脑都变成了简单重复的公式,与此同时,我与学生的距离也拉开了。这时的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教书匠”。
面对家长沉甸甸的嘱托,面对学生求知的欲望,我必须好好地“充电”了。我订阅多种报刊,听流行音乐,看足球比赛,网上聊天等等,总之,我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我的课堂内容也逐渐充实起来,我发现,随着共同话题的增多,一些厌烦学英语的学生也开始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了,有的同学还把自己的故事、游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成英语作文,让我评改,与我探讨,我引导他们“要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看着他们对我信服的眼神,我觉得自己生活得很有价值、很快乐!学生不再把我当个“教书匠”了,我成了他们的“良师益友”。
教师≠教书匠,我深深理解了这句话所包含的深义,当我被教过的学生拜访、拥抱时,我深深地感谢我的恩师———一个引导我“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的好老师!(作者单位:信阳市第十三小学)
口郭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