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迎来改革的春天,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但如何使农民群众尽快脱贫至富?年轻的张德豹无时无刻不在苦苦思索着。他不愿让自己的青春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生活中度过……

怀着一颗年轻、火热的心,18岁的张德豹,面对家乡的贫穷、资源的短缺、交通的闭塞,他决心要走出去,闯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1990年,他告别家乡和亲人,只身来到北京,成为信阳市第二建筑安装公司301工地的一名农民工。面对一幢幢巧夺天工的大厦,面对着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他暗暗发誓,要从当好一名建筑工人做起,为首都北京的建设增添新的辉煌!

找准定位的张德豹,如饥似渴地学习建筑知识,掌握现代化施工技术。总公司领导和技工师傅看到这个年轻人勤奋好学、吃苦耐劳,是个搞建筑的苗子,对他进行重点培养。1994年,22岁的张德豹经公司提名推荐,参加了全国项目经理培训学习,并以优良的成绩考取了二级项目经理资质,获得高级技术职称。

插上“翅膀”的张德豹如虎添翼。几经打拼磨炼,使他逐渐成熟,专业技术、文化素质、管理水平迅速提升。经总公司领导和地方政府的支持,1995年,他组建了一支近300人的施工队伍,扛起了信阳市第二建筑安装公司第四公司的大旗。面对日新月异的北京建筑市场,他要打拼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张德豹爱建筑业,更爱首都北京,他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首都各界朋友的厚爱,回报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和当地政府的关心、支持。施工队成立后,首次承揽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护士楼和医疗大楼。施工中,他常常是彻夜不眠,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

险就出现在哪里。工程如期竣工,验收一次合格,甲方工程负责人看到这个能干的河南年轻人,连声说:“了不起!”张德豹用一个农民娃特有的朴实真诚、勤劳智慧和不屈不挠顽强打拼的精神,赢得了北京建筑业同行的认可。信誉就是无形的资产。随后他接连承建了中国矿业大学综合楼、海军科技综合楼、国家安全部高层住宅楼、程庄安居工程、嘉园工程等一批精品工程。2002年至2006年,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市建委授予张德豹“青年突击者”、“优秀青年突击队员”称号。

目前,张德豹率领的信阳二建安装公司第四公司,已安置了2000多名家乡子弟,年创劳务收入6000万元,创利税460多万元,在强手如林的北京建筑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2005年,在奥运“鸟巢”施工现场,省委书记徐光春亲临工地慰问。他拉着张德豹的手,亲切地说:“感谢你们为河南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你们展示了河南农民工的新形象,希望你们取得更大的成绩。”

在担任政协委员期间,他提出多项提案。结合我市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实际,他建议要大力兴修水利,修渠建塘,推行滴灌节水技术,引进良种,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以大病统筹为主,加强对特困户的医疗救助,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为村医制定合理的补贴标准,使他们能安心工作。张德豹说,近年来,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越来越贴近民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履行委员职责,为信阳市经济工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