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亿

口吴晓军

暑假里,从九江到景德镇,一路上阴雨绵绵,经过鄱阳湖大桥时,我便请司机将车稍停片刻,瞻仰这座因为命名由来而争论不休的石钟山。

石钟山隶属江西湖口,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郦道元《水经注》载有“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之句。彭蠡,即鄱阳湖。古人为何命名为“石钟山”?郦道元、李勃、苏轼、曾国藩穿越时空,千百年来见仁见智,给石钟山增添了神秘而别致的风景。

北魏郦道元认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唐代李勃在庐山脚下创建白鹿洞书院时,专门亲临石钟山,考察石钟山命名由来。他在《辩石钟山记》中这样写道:“有幽栖者,导纶东湖,沿澜穷北,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李勃寻访石钟山,“询诸水滨”,住在水边的人告诉他:“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原来石钟山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濒临鄱阳湖的叫上石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北边一座濒临长江的叫下石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距不到一公里。李勃“得双石于潭上”,用槌敲打,“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余歇”。便自以为石钟山是因为石声似钟而得名。并自信地反驳郦道元:“如善长(郦道元)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显然,李勃辩石钟山之“辩”的矛头是对准郦道元的。

到北宋,苏轼为送大儿子苏迈赴饶州德兴县任县尉,坐船自湖北黄州出发,路过鄱阳湖,深夜考察石钟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石钟山记》。苏轼本身对郦道元和李勃都产生过怀疑,决定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所以能够“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夜晚阴森可怕,山石矗立,“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洪如钟鼓不绝。”苏轼经过一番仔细考察,发现山下部临水处的表面形成许多缝隙洞穴,当水位处于一定高度,又有适当的风力和适当的风向时,缝隙洞穴就会“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于是,苏轼在文中末尾傲慢地写道:“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勃之陋也。”

苏轼认为“古之人不余欺也”,自然不无道理。石钟山由于山体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在各种水流的冲刷溶蚀下,形成洞穴,发出钟声。但这种声音需要水位、风力、风向等的条件都合适才会发生,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够听到的。李勃的考察真的就错误了吗?石钟山的溶洞地区,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用槌敲打,都会发出声音,响若洪钟,因此命名。那么两石为何声音不同?“南声函胡”是还没有形成溶岩洞穴的岩石,或碳酸盐再沉淀时形成形态奇特的岩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有的岩石“腹中空空”,自然就是“北音清越”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据《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入可穷,形如覆钟。”正因如此,晚清重臣曾国藩口出狂言嘲笑苏轼道:“石钟山者,山中空,形如钟,东坡叹李勃之陋,不知坡亦陋也。”不过,长江和鄱阳湖水位的季节性变化较大,夏冬高低相差十几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时,人们才能进入洞内,从内部看到“覆钟”的形象。苏轼考察石钟山的时间是“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夏季正是丰水期,怎能进入洞内呢?

王安石曾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今天,也是这样一个季节,站在鄱阳湖大桥上,向前望去,只见烟雨朦胧中,石钟山剑指蓝天,如中流砥柱般巍然屹立。我感叹于石钟山命名由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更敬畏于古人做学问时“深思慎取”,“不臆断其有无”的求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