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瑜珊)“加快全市茶产业发展,既有利于发挥信阳优势,又能促进农民增收,加快经济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抓好当前,一如既往、一以贯之地推动全市茶产业做大做强。”昨日下午,全市茶产业大会召开,市长郭瑞民就进一步加快全市茶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首先要明确目标。郭瑞民说,近年来,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全市茶叶生产基地面积已由2005年年底的65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20万亩,几乎翻了一番。今年是落实“十一五”茶产业发展规划的第四年,一定要进一步深化对茶产业发展目标的认识。一是为了发挥优势。茶产业是信阳的优势产业。发展茶产业,我市既有历史优势,又有生态优势,发展茶产业就是为了发挥我们的优势,扬长避短。二是为了农民增收。近年来,农村改革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民增收已经成为农村改革发展中需要集中抓好的一个关键。而发展茶产业可以提高土地的比较效益,使农民从土地上获得更多的收入。三是为了加快发展。随着产业链的继续拓展和延伸,茶产业的辐射和带动效应越发显现。茶产业已不再单纯是农业、是第一产业,它还可以带动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明确茶产业发展的目标,在扩大茶叶种植面积的同时,在增加品种、打造品牌、扩大市场、增加收入上下工夫,真正推动我市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其次要突出重点。郭瑞民指出,真正做大做强茶产业,各项工作必须全面开展,各个环节协调推动,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抓好标准茶园工程,实现种植面积的规模化和种植的标准化,使茶园建设与现代化的茶叶生产相适应;抓好质量提升工程,严格生产标准、制作流程、检测监管和贮藏包装,下决心解决商品茶水分含量高等影响品质的问题;抓好品牌塑造工程,研究出台支持意见,鼓励企业在信阳毛尖公共品牌下,聘请业内知名专家进行研究和策划,打造和提升企业自主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抓好龙头培育工程,通过政策扶持、推动联合等方式,支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抓好产能释放工程,提高茶叶产量,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开展精深加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最后要抓好当前。郭瑞民强调,发展茶产业既要有长远的举措,更要注重当前的阶段性工作。当前,各级各部门要重点抓好基地建设,抓紧落实地块,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今冬明春新发展20万亩茶叶生产基地建设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抓好茶文化节筹划,通过创新方式,办好茶文化节,营造中国茶都的形象,推动信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抓好招商引资,策划包装一批茶产业项目,引进一批国(境)内外茶企业或非茶企业参股、控股,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带动作用突出的茶叶企业集群;抓好近期生产,提前着手准备明年春茶采摘的相关工作,争取明年多采、多存、多制、多销。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冯鸣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尹保斌宣读了《关于对2008年全市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以奖代补的决定》。市政府副市长张继敬对下一步我市茶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部署。市领导廖长明、詹玉峰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