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为了得到袁隆平院士的进一步支持,2007年春节,齐城第三次来到湖南拜见袁隆平院士。当听取信阳超级稻推广的情况后,袁隆平院士非常高兴,答应明年水稻丰收时一定亲自到信阳看看。为了把最先进的品种同最先进的栽培技术结合起来,齐城先后多次邀请中国作物学栽培研究会主任、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凌启鸿来信阳传授水稻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经过良种良法的配套推广应用,信阳超级稻推广面积大幅度增加,水稻单产也大幅度跃升。2008年9月,在全市500多万亩超级杂交稻丰收之即,79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不顾路途疲劳,亲自来信阳察看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项目和“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袁隆平院士看后感到十分惊讶,他说:“河南不是水稻主产区,哪知道信阳有这么大的面积,产量这么高,‘种三产四’的效果这么明显。”“信阳水稻种植水平已超过江南,推广面积在全国第一”。他对信阳超级杂交稻的发展寄予厚望,希望单产突破900公斤的三期目标能在信阳实现!信阳超级稻推广的显著成绩,给袁隆平院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009年2月,全国超级稻总结表彰会在湖南召开,袁隆平院士特邀齐城到会,并安排在大会上发言,介绍推广经验。“齐城五见袁隆平”已成为信阳推广超级杂交水稻工作中广为人知的一段佳话。“5次拜见袁隆平,能把信阳水稻生产嫁接到最高端,带来信阳粮食产量连续5年增长,值!”齐城如是总结道。

袁隆平的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而齐城的5次“拜袁”之行却赢来了信阳农业发展的一片蓝天。

超级稻的成功推广,迅速提升了我市粮食单产水平,拉动了粮食总产连创新高。2004年全市粮食单产达到380.06公斤、2005年达到384.03公斤、2006年达到417.51公斤、2007年达到459公斤、2008年达到464.6公斤,增速明显。粮食总产也由2004年的39.7亿公斤,上升至2005年的42.44亿公斤、2006年的50.11亿公斤、2007年的54.76亿公斤、2008年的56.12亿公斤。信阳粮食总产连续5年创新高,连续3年超百亿斤,预计今年仍将再创新高。全市6个县粮食总产超过5亿公斤,近年来涌现2个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3个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5个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信阳用占全国0.47%的耕地生产出超过全省10%、全国1%的粮食产量,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市、粮食大市,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

“必须用产业化把信阳特色农业做大做强”

信阳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南北气候过渡的地理分界线横贯其中,为信阳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植物资源。在确定主抓粮食生产的发展思路之后,齐城很快就瞄准了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开发。因为他深知,发挥区域优势,实施产业化开发,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齐城仔细研读了全国各地的好经验、好典型,到先进地区进行考察调研。在认真研究分析信阳当地的气候、土壤、水分、农民种植习惯和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之后,进一步总结创新信阳“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提出要走“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品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启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开发这篇大文章。

要推进产业化,首先要做大优势特色产业。齐城常说:“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和引擎。”经过市场考察和组织专家论证,齐城发现,信阳要想在发展特色产业中有所突破,一是发展进入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生产基础条件较好、能够占领国内市场,并能有效抵御进口产品冲击的农产品。如优质专用小麦、双低油菜、优质棉花、信阳毛尖茶叶、花卉苗木等。二是发展在我省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生产规模大,具有传统优势,并具有发展成为名牌潜质、可以出口创汇的农产品。如优质水稻、紫云英等。三是发展有一定生产规模,品质好,市场流通量大,具有成型的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市场。如优质花生。通过制定战略规划,科学引导扶持,以“特色+规模+优质+品牌”为取向,最大限度地膨胀特色产业效益。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信阳特色的八大优势特色产业,即优质水稻、优质专用小麦、“双低”油菜、紫云英、花卉苗木、优质花生、蔬菜和信阳毛尖茶叶。

随着粮食生产和特色农业的发展,我市迫切需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于是齐城组织调研,并主持制定了《信阳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了支持发展的意见。一是加快建设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的生产基地,通过基地建设,不断膨胀优势产业。二是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业附加值。三是建设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培育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带动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四是注意培育农业品牌,不断培育和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实现品牌效应。经过几年的发展,信阳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目前,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9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21家。已建立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商品生产基地785个,面积850多万亩,实现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2008年全市龙头企业实现销售产值80多亿元,利税约3.5亿元。农产品专业市场发展到542个,其中年交易量在1000万元以上的专业市场发展到30个。制定并实施了多个农业技术标准规程,建立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个。全市已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99个,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达47个,绿色食品认证已达10个。

“应当用最新技术把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农业体系建设。齐城用“体系”的视角审视信阳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他发现,要实现信阳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当前必须建设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公共植保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等。

建设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是一项困难多、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项最急切、最受农民欢迎的民心工程。经过市场经济的冲击,前些年全市农技推广体系已呈现“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齐城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完善的农技推广体系的强有力支撑。没有这个完善的体系,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要的新技术新成果便无法推广,而建设现代农业无疑就是一句空话。齐城力排困难,果断决策,毅然重新启动这项工作。他首先从增强市级农技推广站服务能力开始,调整提拔了一批年富力强的技术骨干任站领导,建立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通过竞争上岗,聘任了各科技术骨干,制定了调动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并且亲自为该站争跑项目,寻求支持,很快扭转了工作局面,农技推广逐步走向正轨。在2007年种子公司改制中,为了强化这项工作,市种子公司整体转制为市种子技术服务站,进一步增强了市级农技推广的服务能力。最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信阳水稻工程技术中心的建立。为了跟踪国内外水稻研究的最新成果,借全国最权威的水稻研究机构的科研力量,发展信阳水稻生产,齐城2007年在与袁隆平院士交谈中便产生并坚定了建立信阳自己的水稻工程技术中心的决心。为此,他多次到湖南国家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南农业大学寻求合作支持。借2008年信阳市人民政府与河南农业大学实施校地合作的平台,终于如愿以偿地建成了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国家重点学科信阳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多名著名水稻专家受聘到该中心。目前该中心配置了比较齐全的科研仪器,建立了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展示中心和区域站,水稻技术研究推广工作已经起步。这样高层次的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在一个地级市建立,在全省、全国都不多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建立乡级农技推广区域站提供了政策机遇,齐城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争取,目前信阳已先期启动5个县区乡级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在全省领先。这将极大地促进信阳现代农业的发展。

此外,在齐城的倡导和推动下,近年来我市公共植保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等也相继建立。目前全市已建成信阳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重点监测站和监测网点。组建了市、县(区)机防队,提高了病虫害应急防控能力,可以随时提供我市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为了让全市人民吃上放心农产品,在齐城的带领下,市农业局多次向上争跑项目,多方寻求支持,终于在2006年建成了信阳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信阳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更是齐城关注的重点。市农业局新办公楼启用后,率先在六楼重新设计建设了农业电视节目制作平台,新建了70平方米电视演播室,增加了部分电视摄像、编辑和制作设备,更新了灯光系统,配备了较为先进的微机型提示器,精心制作了电视栏目背景,提高了农业电视节目制作质量和收视率。开通了三农服务热线电话,启用了全国统一的12316特别服务号码,配备了电话自动语音系统数据服务器、计算机设备、语音卡、语音合成软件等相关软硬件设备,全程为“三农”服务。“三电合一”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彻底改变了过去一支笔、一张纸、一张口、两条腿宣传的被动局面,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把服务延伸到了千家万户。

通过农业体系的建设,实现了从单一的技术服务向全方位技术服务的转变;从主要追求产量,向更加注重安全、质量和效益的转变;从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主,向为生产加工与生态协调发展服务的转变;从以资源开发技术为主向资源开发技术和市场开发相结合的转变;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向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变;从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向精准农业技术推广的转变。这六个转变为信阳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定要让信阳农民兄弟感受到更多党的温暖”

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是促进发展的直接动力。作为全市农业部门主要负责人,齐城对信阳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投入不足的现状,心里非常清楚,也非常着急。他深知,项目,特别是事关全局的大项目,将对推动信阳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上任不久的他,经过研究国家有关农业政策,组织精干人员编制了信阳农业项目储备库。为争取项目多次跑郑州、跑北京,动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讲信阳优势,讲发展潜力,用真情打动人,争取上级支持。其中,历时最长、争取最难、意义最大,也是最令他心慰的项目,要数良种补贴项目的争取。至今谈起来,他仍是感慨万千。国家从2002年开始陆续实施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由于信阳的耕作制度在河南省比较独特,以省为单位实施的良种补贴项目信阳不易争取。2003年小麦良种补贴项目没争取到,2004年水稻、玉米良种补贴项目也没争取到。齐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暗下决心:一定要争取到应该享受的良种补贴政策,要让信阳的农民兄弟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温暖。从此,他把为信阳农民群众争取良种补贴项目作为“一号工程”全力争取。一些同志认为,当时市农业局系统也有许多困难需要解决,也面临发展的任务,应该为自身发展多争取些项目。齐城耐心地说服他们,我们争取项目,不能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局限于本部门、本系统的利益,而是要放眼整个信阳“三农”事业发展,为全市农民群众争得更多利益,促进信阳农业更长久的发展。只有信阳农民富裕了,我们的农业发展才能有更好的基础。在此后的几年间,为争取良种补贴,他带领同事十多次跑省进京,先后到农业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上级部门求得支持。同时,利用国家部委领导来信阳调研和检查工作的有利时机,积极深入汇报。有一次农业部一位司长带队来调研良种补贴工作时,正在医院做胆囊切除手术的齐城,不顾医生劝阻提前出院,全程陪同,把医生的叮嘱抛在脑后。在调研工作汇报会上,齐城详细陈述信阳特殊市情,据理争取良种补贴项目。他动情地说:“信阳有800多万亩耕地和600多万农民,争取良种补贴政策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们都将一如既往、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努力争取,不然就无法面对信阳父老乡亲,无法堪当信阳农业局局长的职责。”其决心之大、之坚,在场的领导和同志们无不感动。除了通过工作渠道反映之外,还请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殷切之情感动了农业部领导,在深入调研后他们答应尽快建议调整项目实施。在随后实施的良种补贴项目中,农业部破例对信阳优先考虑,其中油菜、水稻良种补贴启动时,信阳是唯一地市级实施单位。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良种补贴政策先后得到实施。截至目前,国家共有6项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信阳农民能享受到的小麦、油菜、水稻、玉米、棉花5项良种补贴项目都得到实施(还有1项是大豆,我市不是主产区)。

2004年以来,在市农业局的努力下,我市先后争取到包括农作物良种补贴、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农业结构调整、阳光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沼气建设等10多类200多个建设项目,共争取上级投资8.46亿元,极大地促进了信阳现代农业的发展。

“只有站在前沿思考才会感到地阔天宽”

西方一位军事家曾说:“杰出统帅的头脑,总是比他的战靴走得更早、更远。”齐城自参加工作以来从未间断对政策法规的研究,一方面是因为工作需要,另一方面是源于他养成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他常常要求农业部门的同志: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善于研究政策才能提高执行政策的能力。他也经常告诫自己,只有站在前沿思考才会感到地阔天宽。

为了科学指导农业生产,避免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齐城上任伊始就在考虑,如何把党的农村政策与我市“三农”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于是,他亲自主持调研,拟订规划提纲,组织局系统精干力量编写发展规划。在2003年编写的《信阳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种植业2004年至2008年)》中,他提出要优先发展优质水稻、双低油菜、毛尖茶叶、专用小麦、紫云英、花卉苗木等8大区域优势产业。随后经过充分调研、精心组织,他又高质量地主持编写了多部“三农”方面的专著和多篇农业政策方面的学术论文,为指导信阳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2005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信阳农业发展战略与规划》,对信阳农业现状作了认真摸底,对各类农作物和农业产业的中长期发展作出了详细规划;2006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迈向现代农业的路径探寻》,是立足信阳、面向全国的一部系统研究现代农业发展的专著,着重提出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和主要模式,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2009年研究完成的《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研究》一书,总结借鉴了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的目标体系建设,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是研究“三农”前沿问题的一部有深度的著作。

为了提高农业系统研究政策执行政策的能力,他积极向上争取,先后承担三项省部级招标研究课题,即2007年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委托研究课题《我国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分析》、2008年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托课题《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2008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研究》,三项课题均按要求完成,并已提交农业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为农业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这些研究课题都是通过招标竞标成功的,其中在2008年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招标课题中标单位中,信阳市农业局是全国唯一地市级农业部门竞标成功的单位。

“欲立潮头先言勇,勇立潮头唱大风。”几年来,齐城先后6次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一次获得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贡献奖。2005年9月被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国家8部委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工作者”,2007年12月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2008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被河南省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工作者”,2009年被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和“河南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2008年他还获得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贡献奖。2009年9月,他荣幸地被农业部授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称号,他是河南省3名获此殊荣的模范人物之一,也是全国唯一基层农业局局长代表。

风劲帆满海天阔,浓墨重彩写春秋。齐城,信阳现代农业的拓荒者,他仍将奋力开拓,奋勇前行,因为他知道,钟爱土地,造福农民,是一个农业局长的神圣职责。爱到深处是奉献,爱在田野成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