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天地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德艺双馨护幼苗 攻坚克难守仁心


——记信阳市中心医院儿科一病区主任黄柏清

□何璐伟 文/图

在信阳市中心医院儿科一病区,有这样一位医者,他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成为患儿们的守护天使。“德艺双馨护幼苗,攻坚克难守仁心”——他用34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医者担当,他就是儿科一病区主任黄柏清。

黄柏清1991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分配至信阳市中心医院儿科工作,先后前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郑州市儿童医院进修学习,至今已在儿科领域深耕34年。现任河南省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委员、信阳市儿科学会常务委员等职,还是河南省专家库成员,曾获得第一届“信阳最美医生”称号。

黄柏清不仅在临床工作中表现出色,在科研方面也成果丰硕。曾获信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发表省级、国家级医学论文十余篇。在临床实践中,黄柏清勇于尝试新技术、新方法:2000年,他率先在信阳市开展首例新生儿洗胃、首例新生儿换血治疗病理性黄疸技术,以及首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正规化疗和脊髓鞘内化疗,带领信阳市儿科肿瘤治疗从经验性用药转向循证医学规范。此外,他还开展了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治疗、ATP静推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微小病变肾病及系膜增生肾炎等泌尿系疾病的系统化治疗。黄柏清的技术创新使本地患儿能就近接受规范治疗,减轻了跨区域就医负担。黄柏清的技术创新不仅是单一医疗行为的突破,更通过填补空白、优化流程、学科联动和人才培养,形成“技术—科研—服务”闭环,推动信阳儿科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精准化转型,为区域医疗水平提升提供了可持续动力。

在黄柏清的带领下,该院儿科诊疗模式得以优化,救治效率与安全性显著提高。通过技术创新,其团队将肺功能监测、激发试验、呼出气NO测定、C13呼气试验、多导睡眠监测、纤维支气管镜、胃镜等检查及技术引入儿科实践,使儿童呼吸、消化系统疾病诊疗从“经验推断”升级为“可视化证据支持”,降低了并发症风险。黄柏清主导的科室业务扩展具有学科辐射效应,多学科协作推动了该院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并将临床经验转化为可推广的学术成果。他通过县区质控及技术推广,为基层医生提供学习范本;通过学术交流与培训,带动县域医院儿科诊疗能力提升。其开展的“首例”技术为同类操作提供了流程参考,促进了区域医疗同质化,发挥了标准化示范作用。

黄柏清对重症肺炎、支气管哮喘、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规范管理,降低了复发率,减少了患儿终身依赖药物或透析的风险,保障了长期疗效。纤维支气管镜、胃镜、肺功能、激发试验等新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患儿创伤性操作,通过减少穿刺痛苦提高了患者依从性,体现了人文关怀。他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始终把患儿的利益置于首位,以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儿。他的细心关怀和精心治疗,让无数患儿康复出院,让无数家庭重拾欢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成为信阳市儿科界的一面旗帜。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